lv和gucci 我 小镇青年 月薪5000 LV与GUCCI都想要

原创 显微故事编辑部 显微故事 来自专辑一千零一夜
他们会经历一些冲突的时刻。
今年7月末,林玉回湖北红安县的农村参加婚礼。村民——那些她叫不全名字的亲戚们,用一个塑料桶装着掺了雪碧的长城红酒。
他们用装有这种“酒”的一次性塑料杯互相对饮。她走的时候,年迈的奶奶往她的LV水桶包里塞了一袋炸痱子。
王云也不例外。端午期间,她和高中闺蜜约在一家县城的烤鱼店里——“盗版的炉鱼”。
他们围着一张沾满油污的桌子,讨论追剧、护肤和朋友的恋爱。“每个人都有类似的包,LV、CUCCI或者YSL,哪个都不太贵,一两千。”
林玉和王云都是90后,分别生活在湖北宜昌和浙江台州,两座平均月薪不足5000元的小城。她们代表着一个共同且数量庞大的身份——当代小镇青年。
更多的时候,他们沉迷于日常生活,朝九晚五,逛同一个淘宝,刷同一个Tik Tok,追同一个明星,关心类似的问题。互联网消除了信息和时尚之间的鸿沟。
天猫数据显示,三到五线城市已经逐渐成为奢侈品消费的主力人群之一,增速是一二线城市的1.5倍。由于奢侈品门店并未下沉到小城镇,天猫正在成为他们的“香榭丽舍”。
这是他们的故事,展现了小镇年轻人的爱、欲望和身份。
文 | 程承
编辑|万芳
“没错,它就是一种阶层认同”
旁白:林玉,25岁,房地产经纪人
地点:湖北宜昌
我为什么要买奢侈品?答案很简单。我想过他们的生活。
我第一次感觉到阶层的问题是在10岁那年。
我从湖北省红安县的农村去武汉亲戚家过暑假。他们家有一个比我大两岁的表弟。走之前,表姐的妈妈把表姐的旧衣服铺了一张床,然后让我选。
“挑吧,随便挑”,她插着腰说。我感觉像被针扎了一下。当时,我身上穿着一件已经有些松垮的白T恤,袖子上还有一个小洞。
我在农村度过了童年。我十二岁时被父母带到宜昌。他们租用门面,在市场上出售五金和建筑材料。
因为从外地转学来的,开始的时候,我被同学们孤立。他们不跟我讲话,同桌在桌子上画了一条“三八线”。在潜意识里,我隐约的感觉,想要融入一个群体,是很困难的,除非你最后变得和他们一样。
高中毕业后,我去武汉上了一所专科学校。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报到第一天,我回到宿舍,一位室友已经在整理行李。她很瘦,脸小小的,下巴尖尖的,穿着短裤和吊带衫,头发挑染出几缕蓝灰色,脸上画着浓妆。
她的桌子上,护肤品摆了十来瓶。95后的梳妆台,也不输后来网上热炒的00后的梳妆台。她的桌子上有十瓶护肤品。95后的梳妆台不输00后的梳妆台,00后在网上很火。
图片来自一位同伴
我们的学业负担不重,年轻人聚在一起有大把时间无处宣泄,谈恋爱、打游戏和逛街购物,就变成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
这个女孩的虚荣心在这种环境下被放大了。我确实认识一些人,他们为了一部iPhone或者一个奢侈品包,从一些网贷平台借钱。
环境会形成一种压力,其实不应该苛责他们。如果一个女孩,坚持朴素简洁是一种美,但是她身边所有人,每天都打扮得花枝招展,交很多男朋友,三个月后,这女孩心态肯定崩了。
我在大学里学会了化妆。第一次买贵价的护肤品,是快毕业的那年,当时,我在武昌找了一家单位实习。我在大学里学会了化妆。第一次买贵的护肤品是毕业那年。当时在武昌找了一份实习。
图片来自一位同伴
两个月之后,我领到了3000块的实习工资。我花了近2000元,买了CPB的一套护肤品,准确说,一套还没凑齐。我在淘宝上找的一家代购店铺,朋友推荐的,据说是正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