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滑培训 轮滑培训班一位学员叹气说“直接头疼” 我理解他的茫然

学生叹了口气,“我觉得自己进入轮滑研究直接头疼。”
昨天是杭州市滑冰速度运动协会举办的网上滑冰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的第一天。这也是一次新的培训尝试,对于导师和学员来说都是非常新鲜的。
为了本次训练的顺利进行,杭州市滑冰轮滑速度运动协会的筹备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关注。相信这次培训对以后的培训方式会有很多启示。
但我想说的是别的。昨天课程的内容是自由式轮滑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也是所有教练和裁判的必修内容。
一个学生听了两节课叹了口气。“进入轮滑研究,感觉直接头疼。”

轮滑培训 轮滑培训班一位学员叹气说“直接头疼” 我理解他的茫然


文章图片

我能理解这个学生的心情。速滑运动员王二曾表示,参加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是为了认知提升和能力鉴定,但很多人把它当成了一堂素养课。如果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零基础来考证培训,你会有这种失落感。学生的话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感受。
1.国际汽联官方公布的12个滑冰项目中,自由式滑冰项目最多,自由式滑冰可能是最复杂的项目。因为包含六个项目,所以比赛方式和裁判方式是不同的。例如:
评分项目:花式卷堆、双花式卷堆
计时项目:速度过桩;
圆桩评估项目:花式对抗;
无缠绕桩评定项目:花式制动;
测量项目:平跳高
中国还有一个团体评分项目:圆舞
甚至运动员和轮滑设备也不完全一样。
学习这个项目的裁判或教练知识自然比其他项目更难。
二是培训班不分班。想象一下,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坐在同一个班级,同时上课,上任何一门课,比如物理、数学、英语……然后分年级考试。也许,他们还在考同样的试卷。
其实目前除了国培,大部分轮滑教练和裁判培训班都是这样的。初、中、高级教练和三、二、一级裁判员坐在一起上课,然后同时考试。
讲师无奈,只能优先考虑大部分学生。通常大三学生比较多,所以讲师主要讲入门级的内容。
申请高水平资格证书的人要发挥自学能力,然后向讲师请教。
第三,训练时间比较短。以2019年两天的常规训练周期为例。
每天上午和下午有两个课时,两天的课时一般分布如下:
裁判理论:2课时
蔻驰理论:2课时
裁判和教练的练习:2课时;
裁判员、教练员理论考试:2课时;
两堂理论课,一个裁判或者教练的能力要大大提高,讲师讨厌不把一切都给对方。学生呢?来参加培训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有信心有实力进入国家一级。上了两节课,我的负能量爆发了,对生活充满了怀疑。
第四,晋升标准模糊。其他运动,第一次报考只能从初级教练或者三级裁判开始,然后必须升一级。
轮滑目前没有。比如第一次申请教练,有学士学位证书,毕业两年的学生,即使完全没有轮滑基础,也可以直接申请进阶。申请裁判等级也有类似情况。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要求,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这会给学生一种错觉,以为课堂上会有某种魔力让他们飞翔,但当他们去上课时,发现情况远非如此,于是下课后就去找讲师。“你能降低应用水平吗?”
动词 考核标准不一致目前,国家级以下的教练员、裁判员不再由中国轮滑协会提供统一的培训和考核标准。此外,如果按照常规要求评估,很多人会失败。
培训组织者担心培训通过率太低,影响以后的升学率。讲师担心给培训单位丢脸,所以对方以后会邀请其他讲师。学生们会四处寻找考试成绩差的地方来报名...最好交钱领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