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闹店镇:大棚草莓冬日“红”农户增收喜盈盈

本文转自: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 采访人员 吉娜 通讯员 王向丽
“我们姐弟俩在西牛村共租了5个温室大棚 , 种了3棚草莓 , 2棚羊肚菌 。草莓12月底开始采摘 , 将持续到明年5月中旬 , 目前直接到地里来摘可以卖到35元/斤 , 每棚草莓的净利润可达到2万余元” 。1月20日 , 在西牛村草莓基地 , 种植户袁红心高兴的说 。
宝丰县闹店镇:大棚草莓冬日“红”农户增收喜盈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袁红心是郏县堂街镇王楼村人 , 今年年初 , 在外打工多年的他返乡创业 , 听说西牛村建有草莓基地 , 且有大棚正在招租 , 于是他和有多年草莓种植经验的姐姐商量后 , 两个人共同租下了西牛村的温室大棚 , 发展草莓种植和羊肚菌种植 。经过半年的细心呵护 , 他种的草莓长势良好 , 每天都有600多元的收益 。
去年以来 , 闹店镇西牛村着眼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这一目标 , 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发展模式 , 逐步探索形成了“村建民租、集体增收 , 利益联结、群众致富”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 开辟了一片草莓种植的新天地 。
据了解 , 西牛村有着30多年的草莓种植传统 , 最多的时候全村从事草莓种植的农户达60余户 , 总亩数达到50余亩 。因交通便利 , 逐渐在南石公路两侧形成了许多草莓园 。但多数是小规模种植 , 没有形成规模而且群众采用露地常规栽培和在生产田利用匍匐茎繁殖种苗的方式培育 , 草莓的采摘期短 , 经济效益低;同时地块不能轮种 , 土地利用率低 。
为了提升草莓的品质和产业效益 , 带动群众将草莓种植向规模化、科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 2020年西牛村在闹店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始“筑巢引凤”:利用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和乡里奖励该村的第一副书记创业先进工作者奖金建成了5个钢架温室大棚和5个冷棚 , 建成了草莓种植基地 。
“带领农民发展效益农业 , 就必须打消他们内心的顾虑 , 让他们看到政府发展草莓产业的决心 。基地建设 , 建的是农业‘聚宝盆’ , 增强的是农户的信心 。”该村党委书记杜俊锋说 。
草莓大棚建成后 , 该村在加大投入做好草莓基地基础设施的同时 , 还出台了鼓励政策:西牛村采用传统方式种植草莓的农户可免费使用村集体的大棚发展草莓种植 , 免费期为一年;村委会免费供苗 , 所有收益归村民自己所有 。
“消息传开后 , 报名十分踊跃 , 新农户想要尝试 , 老种植户想扩大面积 , 甚至有外来的投资者也想在这里种植 , 我们村的草莓基地成了实实在在的香饽饽 。”西牛村党支部书记薛劲草说 。
最终 , 该村5户村民“零租金”租下了5个草莓冷棚 , 由村委会为其购买了2.2万棵草莓苗;外来户袁红心和其姐姐袁秀云以每棚每年3000元的租金租下了5个温室大棚 。该村在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种植方式的同时 , 也顺利引进了越秀、丹莓、红玉、田香、白雪公主等草莓新品种 , 并引进了羊肚菌种植 , 进一步丰富产业结构 。
【宝丰县闹店镇:大棚草莓冬日“红”农户增收喜盈盈】据了解 , 该村种植的草莓经由小蜜蜂授粉,硫磺灯、捕虫螨驱虫和臭氧机消毒等先进技术,保证每一颗草莓都是纯生态、绿色、无污染 , 极大限度保留了草莓的香气 , 吃过以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因此 , 该村大棚种植的草莓色泽鲜艳、颗颗饱满、鲜嫩多汁、口感清甜 , 吸引了众多周边群众前来采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