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荸荠大田栽培高产技术

【【栽培】荸荠大田栽培高产技术】
荸荠(拼音:bí qi 英文:water chestnut 学名:Eleocharis dulcis) , 又名马蹄、水栗、芍、凫茈、乌芋、菩荠、地梨 , 是莎草科荸荠属一种 。 莎草科荸荠属浅水性宿根草本 , 以球茎作蔬菜食用 。 古称凫茈(凫茈) , 俗称马蹄 , 又称地栗 , 因它形如马蹄 , 又像栗子而得名 。 称它马蹄 , 仅指其外表;说它像栗子 , 不仅是形状 , 连性味、成分、功用都与栗子相似 , 又因它是在泥中结果 , 所以有地栗之称 。

【栽培】荸荠大田栽培高产技术

文章插图

荸荠的特性
荸荠原产我国 , 是适于浅水栽培的水生蔬菜 , 以地下球茎从食 , 生食 , 熟食皆宜 , 还可制淀粉或药用 。 荸荠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 以球茎繁殖 , 球茎栽植后 , 球茎上抽生不明显的短缩茎 , 基部茎节可长出细长须根 , 无根毛 , 从短缩茎向上抽生绿色叶状地上茎 , 叶状茎管状、直立、中空 , 丛生 , 可进行光合作用 , 短缩茎四周抽生匍匐茎 , 水平生长于土中 , 有的茎节上可生根及芽 , 芽伸出地在即成分株 , 称为分株型匍匐茎 。 有的匍匐茎先端能膨大成球茎 , 称为球茎型匍匐茎 。 球茎扁圆形 , 表面光滑 , 老熟后呈深栗色或枣红色 , 有环节3-5圈 。 球茎膨大期约为70天 。 荸荠生长强健 , 栽培容易 , 在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肥沃松软的浅水中栽培 , 球茎多而肥大 , 色泽红润 。 水深不超过30厘米否则地上部过旺 , 会影响球茎的形成 , 对磷、钾肥要求较多 , 要防止氮肥过多 , 对温度要求前期以15-20度为宜 , 分株期以25-28度为宜 , 球茎形成期以10-20度为宜 。
荸荠大田栽培高产技术
一、选用良种 , 适时播种 , 合理密植 。
目前漳州市推广的荸荠优良品种主要有“桂林马蹄”、“闽侯尾梨”等 , 属早中熟品种 , 株高90105厘米 , 单果重18~20克 , 赤红褐色 , 品质脆嫩 , 味甜汁多 , 品质优 , 适合加工与罐藏 。 荸荠种子要选用芽头健壮 , 个大均匀 , 无病无溃烂的球茎作种 。 育苗前 , 先将荸荠种子浸水24小时 , 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选择易于保湿遮阴的园地催芽苗床 。 先把苗地锄松 , 土块敲碎整平 , 然后排种 , 粒距1厘米 , 其上盖一层半干湿的轻壤土或腐熟农家肥 , 厚度以遮盖荸荠为宜 , 覆盖土或肥料偏干 , 要加强水管 , 勤浇水使土壤呈湿润状态 。 当催芽15~20天后 , 出青810厘米 。 根从芽头长出时 , 要及时移入晚稻秧田育苗 。 株行距12厘米×12厘米 。 育苗期施1~2次30%薄尿水 , 并用1000倍液多菌灵喷浇12次 , 防茎枯病 。 7月底8月初 , 当苗青高达25厘米以上 , 秧田育苗期16~18天时 , 可把幼苗连根拔起 , 移栽到本田 。 对已萌发芽的球茎也可进入秧田育苗 , 前期管水注意湿润 , 有条件的搭棚遮阴 。
二、大田栽培技术 。
1、适时早播 。 荸荠在大暑至7月底移栽大田 , 9月底结粒 , 从而延长球茎膨大期 , 可增加大粒比例 。 移栽苗要求高2025厘米 , 主丛带10~15根叶状茎时带土起苗 , 带药下田 , 细拔轻放 , 防止折秆断根 。
2、选好田地 。 荸荠本身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 但地处平原的乡镇 , 对田地应选择:一要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乌泥田、乌埭田或灰埭田 , 有利夺高产创优质;二要实行连片种植 , 便于统一管理;再要划片轮作 , 防止连作 , 减少病害 。
3、适度深栽 。 栽苗深度以12~15厘米为宜 , 原则上要求球茎离犁底层保持35厘米 。 密植规格一般株行距按50厘米×50厘米移栽 , 每亩丛插2500~2600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