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巴基斯坦 在巴基斯坦听千年故事:离开中国的大月氏 历史与艺术竟如此辉煌

原创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录于话题#历史地理40#中国古代史30#宗教史15
犍陀罗佛像艺术
行走在巴基斯坦的旅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建筑,作为中西方文明交汇的地方,在伊斯兰教进入巴基斯坦之前,佛教一直是整个印度河流域主要的区域,而其中的代表当属犍陀罗文化。
1.什么是犍陀罗文化
说起我对犍陀罗艺术的了解,可能要追溯到2012年在巴基斯坦旅行时所结识的赛福尔拉罕达博士。他是《穿越犍陀罗的古代道路》的作者,曾任拉合尔博物馆馆长多年。我在行走巴基斯坦时见到了这个馆长,这位74岁的历史学家很热情地给我们讲述了他在犍陀罗地区的一些见闻。
从地理意义上而言,在古代穿越犍陀罗的古道有若干条,其中就包括丝绸之路南下的支线。从中国新疆的喀什出发,北路可达阿富汗的巴米扬、喀布尔,南行经罕萨—吉尔吉特,是通往白沙瓦的古道,中间曾岔出一条通往今印控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的路。按照老先生所说,这些古道还是南亚次大陆几千年里所有入侵者的通道。从地理上讲,古代有几条古道横穿犍陀罗,包括丝绸之路的南支。从中国新疆喀什出发,北路可以到达阿富汗的巴米扬和喀布尔,向南经过汉萨-吉尔吉特,这是一条通往白沙瓦的古道,有一条路通往印控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按照老先生的说法,这些古道也是几千年来南亚次大陆所有入侵者的通道。
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
当然,“入侵”不像中文表述含有侵犯、侵略之意,因为开创了四五千年前印度河文明的原住民面目不清楚,连3500年前来此定居的雅利安人都算是入侵者,更遑论比雅利安人后来的部落和民族。
赛福尔先生历数从西、从北、从东来的入侵者有哪些时,说到了古代中国,我就问是中国哪个部落来到这里的。他说是贵霜帝国。而把佛教犍陀罗艺术发展到极致贵霜帝国的前身,就是先秦时期的大月氏人。萨菲尔先生数着从西、北、东而来的侵略者,讲到古代中国,我就问是哪个中国部落来的。他说这是你的奶油帝国。将佛教犍陀罗艺术发展到极致的归商帝国的前身是先秦时期的大岳人。
大悦王石
当时张骞出使西域,历尽艰辛寻找大月氏人,欲请他们回来,与汉朝联手合击匈奴人。结果大月氏人乐不思归,放弃了报仇雪恨。老先生听罢大笑,说,是啊,既然来到这么好的地方,谁还愿意回去呢?除了中国的僧侣。
张骞派往西域
大月氏人本是古代中国西北部一个游牧群体,秦汉之际尚居于河西走廊祁连山一带,实力超过匈奴,匈奴王还曾以子作质押。但当匈奴羽翼丰满,反过来欺凌大月氏人。大月氏人于是被迫迁移,向西,再向西。然而匈奴及其支持下的乌孙人继续施暴,追杀月氏王,以其头颅作碗盏。落魄的大月氏人只好遁往帕米尔高原以外。张骞找到他们的时候,大月氏人入主巴克特里亚刚刚安顿下来,已然无意再回到从前的刀光剑影中。
定居的大岳人无意返回东方
游牧民族所建立的贵霜王国,算不算是次一级文明入侵了较高级的文明呢?老先生说不算。大月氏人信奉过琐罗亚斯德教,后来又信佛教和印度教,比较宽容,与许多暴力征服者的统治不同,他们进入南亚施仁政,允许各地人民按照原先的方式生活,只要求统一文字,使用佉卢文。
巴克特里亚,古称大夏国,位于中亚兴都库什山脉和阿姆河之间。琐罗亚斯德曾在此创建了一个宗教,即俗称“拜火教”的祆教;佉卢文也诞生于此,曾经传播到塔里木盆地。巴克特里亚,古称大夏国,位于中亚兴都库什山脉和阿姆河之间。琐罗亚斯德曾经在这里创造了一种宗教,那就是琐罗亚斯德教,俗称明教;汨罗文诞生于此,曾传入塔里木盆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