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黄吉彬 创新模式促增收 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四川消息:日前 , 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介第五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的通知》 , 推介157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 。其中 , 自贡市荣县乐德镇乐视界水果种植家庭农场黄吉彬入选 。
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黄吉彬 创新模式促增收 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黄吉彬查看水培芹菜长势
“能够得到农业农村部的推介很不容易 , 这不仅是对我的认可 , 更是对我继续奋斗在农业一线的激励 。”1月25日 , 提到自己入选第五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时 , 正在大棚里忙着把收获的水培芹菜装箱的黄吉彬介绍道 。
在自贡市一提到荣县黄吉彬的名字 , 水培蔬菜种植户们总是翘起大拇指 , 心服口服地称赞他为沼液水培蔬菜“第一人” 。他不仅通过水培蔬菜让自己创业成功 , 更在他的示范引领下 , 周边农户也通过水培蔬菜实现了增收 。
心怀梦想 回乡创业
2015年 , 外出打拼且小有成就的黄吉彬带着一笔积蓄和一份浓厚的农业情怀 , 回到家乡乐德镇天宫庙村开始创业 , 追逐自己的“农业梦” 。回到家乡 , 黄吉彬先后流转土地200余亩 , 发展柑橘种植 , 引进新品种 , 并成立了荣县乐德镇乐视界水果种植家庭农场 。看着当初创业的梦想一点一点变为现实时 , 黄吉彬并没有急于满足当前现状停下前进的脚步 , 而是寻找新的机遇 。
2017年10月 , 在荣县农业部门的推荐下 , 黄吉彬被派往省农科院接受培训 。在培训期间 , 一次前往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的研学参观中 , 黄吉彬第一次接触到了水培芹菜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黄吉彬 , 第一次了解到原来芹菜可以不用土壤种植 , 可以种植在水里 , 营养价值很高 。黄吉彬不仅被这个行业深深吸引 , 更是嗅到新的商机 。正是这次培训 , 让黄吉彬对改变传统农业、走科技兴农的道路有了更多的思考 , 更是开拓了黄吉彬创业的新视野 。
试种成功 获两项专利
说干就干 , 培训结束后 , 黄吉彬就多方面了解水培蔬菜种植的相关技术 , 并着手做种植水培蔬菜的准备 。说起容易 , 做起难 。摆在黄吉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 就是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太大 。如果按照省农科院示范园里的水培芹菜基地标准建设 , 仅仅一亩地的恒温大棚建设投入资金就高达60余万元 。为了降低成本 , 黄吉彬打起了用传统大棚的主意 。1亩地的大棚和相关设施设备建设安装完毕后 , 黄吉彬在这块“试验田”里搞起了试验 。2017年底 , 在农业农村部沼科所、省农科院等的支持下 , 黄吉彬在全省率先开创沼液水培蔬菜项目——种植水培芹菜 。
沼液水培蔬菜对营养液的调配比例以及生物菌添加的品种都要求非常高 。为此 , 黄吉彬多次走访专家、上网查询、外出参观考察 , 学习了解掌握营养液调配比例 , 生物菌添加等种植技术 。根腐病、缺氧、长势不好、调配的营养液比例不对……面对挫折 , 黄吉彬没有向困难低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 , 经过16次的调配 , 黄吉彬终于找到合适的比例 。同时 , 生物菌由当初的1种增加至3种 。
种植技术解决了 , 黄吉彬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水培芹菜种植适宜温度是28℃-30℃ , 而普通大棚恒温效果差 。为此 , 黄吉彬吃不下饭 , 睡不好觉 。上网查询、前往大棚蔬菜种植地了解、请教专家……最终 , 黄吉彬发现通过热气学原理 , 把原来的传统大棚的高度(1.56米)增加到1.78米 , 加大空气流通力度 , 降低大棚温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