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婚姻态度是怎样的?

婚姻态度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婚姻的看法与评价 。婚姻是两个人相关的经济活动与关系活动中 , 权力和义务间的社会认可 。
张春兴(1991)认为态度 , 是指个人对人、事、物以及周围世界 , 凭其认知及好恶所表现的一种相当持久一致的行为倾向 , 任何一种态度的形成 , 都是经由认知、情感与行为等三方面逐渐学习合成的 。Razecki(1982)认为 , 态度包含有认知、情感与行动三个成分 , 婚姻态度必须从认知、情感与行动三个层面来解释 , 因为这三个层面是环环相扣的 。而婚姻态度就是对婚姻的认知、情感与行动层面的看法 。
青少年的婚姻态度是怎样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影响青少年选择理想结婚对象的婚姻态度 , 依序为孝顺父母、身体健康、有正当职业、有感情基础和有稳定经济基础 。而信任则为目前青少年认为维系婚姻最重要的因素 , 其次依序为尊重、沟通、包容、和体谅 。建议青少年应力行孝顺及多培养信任、尊重等的正向价值观 , 且重视本身的健康管理 , 建立个人对未来婚姻的正确认知与态度 , 待出社会后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 双方互相包容和体谅 , 能作有效且良好的沟通 , 愿意尝试和另一个人走入婚姻 , 建立美满的家庭 。
青少年的婚姻态度是怎样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对于家长来说 , 营造良好家庭气氛 , 协助青少年培养正确家庭价值观 。父母的管教方式、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 个人的家庭价值观也是从家庭中透过孕育 。若父母可以与青少年建立亦师亦友般温和、支持的良好沟通管道与家庭气氛 , 青少年较能了解父母的苦心 , 对家庭更具向心力 , 也较不会偏离常轨 , 养成良好的人格 , 培养正确家庭价值观 。
青少年的婚姻态度是怎样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 , 不断受到家庭、同学及外在信息变迁的快速影响 , 对于婚姻的看法也较为多元 , 父母应持续对青少年的成长、交友情形表达关心 , 如可以和青少年约定双方都能接受的生活规则、陪伴并鼓励青少年学习独立做决定、和青少年讨论受同侪影响的需求与界限、以及交友的原则与危机处理等等 , 在「约束」和「自主」间求得一个良好的平衡 。且在家庭当中父母相互尊重对方 , 自然表现关爱、关怀的情感 , 在家庭环境中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 对青少年正向婚姻态度的建立有加乘的效果 。
青少年的婚姻态度是怎样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青少年的婚姻态度是怎样的?】根据研究结果发现 , 就青少年整体婚姻态度各层面而言 , 得分高低依序为以婚姻感受性层面之得分最高 , 其次是婚姻向往性、婚姻必要性层面;且研究结果也发现家庭价值观中性别平权对婚姻态度的解释力最高 , 显示青少年普遍对婚姻生活存有美好的感受 , 但是对于是否一定要结婚就没有那么积极的想法;青少年亦皆认为要不拘泥于传统的男主外 , 女主内的观念 , 在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一起分担家庭责任、照顾孩子 , 皆以家庭生活为重 , 如此才较愿意走入婚姻 , 向往婚姻生活 。因此父母婚姻和谐度与家庭气氛融洽与否 , 对青少年的婚姻态度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