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服可杀死 99%的细菌意味着:尚有数百万的细菌幸存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出版社
曾经在汉高共事过的一位同仁的话 , 至今仍会回响在我耳边:“洗衣服的时候最危险的事 , 莫过于用手对各种脏衣物进行分类 。”言之有理啊 。
在家里 , 疾病通过洗衣机进行传播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现代的日常工作所需要进行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 。我们中的许多人从事服务行业 , 我们的工作场所通常是办公室 。因此我们需要洗涤的衣服基本上也不会特别脏 , 这跟以前大不相同 。今时今日 , 脏到需要用90℃热洗程序进行洗涤的衣物并不多见 。但是从理论上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 , 也就是说人们会在家中通过洗衣服而感染上令人不快的细菌 , 一些顽固的病原体 , 如脚气菌或诺沃克病毒 。诚然 , 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 , 尤其是用手触碰过被污染的表面 , 无疑有着更大的风险 。
全能洗衣粉是干燥的粉末 , 因此无须防腐处理 。在洗衣机中配合60℃的水温洗涤 , 它会成为居家使用的最好的抗菌武器之一 。针对不同的细菌和不同的纺织品 , 它至少可以消灭99.9%的现有细菌 。
借助所谓的漂白活化剂 , 工业界试图使全能洗衣粉即使在较低温度下也能达到可以接受的漂白效果 。这是一条能兼顾卫生和环保的明智出路 。即便是液体洗涤剂也能杀死将近99%的细菌 。但是只要稍微琢磨一下:一台塞满待洗衣物的洗衣机里面 , 细菌的绝对值可能会超过数十亿 。也就是说 , 如果一次清洗可消灭99%的各种微生物 , 那虎口逃生的百分之一、约合数以百万计的细菌仍然存活 。对于免疫系统受损的人来说 , 这是有很大区别的 。
一个洗涤过程的杀菌性能取决于许多因素 。能使微生物学家和消费者最终满意的 , 往往又不是特别有利于环境 。因为通常情况下 , 除菌或者是杀菌效果越好 , 消耗的能源也会越多——不是通过较高的洗涤温度 , 就是通过持续时间更长的洗涤程序 。
这里还有其他一些小建议 , 有助于去除洗涤物上的细菌:
1.遵守洗涤剂的正确配比是除菌的决定性因素 。此外还要定期使用常规程序 , 即高温洗涤
2.过满的洗衣桶会降低清洗效果 , 尤其是在洗比较脏的衣物时
3.漂洗次数越多 , 去除细菌和洗涤剂残留物的效果越好
4.为了避免洗衣机内部发出异味 , 请定期对洗衣机进行自洁 , 即空洗 。空洗时请使用全能洗衣粉 , 选择60℃或90℃的洗涤程序 , 并清洁洗涤剂盒和密封圈 。洗涤完毕要打开机门充分晾干
5.烘干程序强度越高 , 效果越好 。阳光晾晒和接下来的熨烫会更进一步地清除细菌
6.高温洗涤可防止衣物发出异味 。相对于纯棉织物 , 合成纤维更容易吸附细菌和异味 , 还不耐高温
7.分类洗涤 , 敏感的功能性衣物单独清洗 , 需要用温和的洗涤剂 , 并且在换下后立即洗涤
8.从微生物学的角度来看 , 没必要使用衣物柔顺剂、专用卫生洗涤剂和洗衣机清洁剂
(本文节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占领你的身体:微生物是“好舍友”还是“坏邻居”》)
【洗衣服可杀死 99%的细菌意味着:尚有数百万的细菌幸存】洗衣服可杀死 99%的细菌意味着:尚有数百万的细菌幸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