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 竹基镇:突出党建引领 选好用活沪滇帮扶项目

本文转自:上观
竹基镇不断夯实基层党建 , 突出党建引领作用 , 在沪滇协作中 , 充分发挥帮扶资金优势 , 聚焦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短板 , 立足产业发展要素优势和需求 , 选好用活帮扶项目 。围绕产业帮扶重点 , 积极探索出以农业产业发展促增收为主的“造血”式发展模式 ,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加快竹基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产业业态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
经验交流 | 竹基镇:突出党建引领 选好用活沪滇帮扶项目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支部引路 农旅融合促产业发展
竹基镇党委与斗坞村党总支对全村产业发展情况和资源条件进行摸底 , 结合实际制定了“加快土地流转 , 发展特色农旅融合产业 , 助农增收致富”的发展思路 , 选准冬桃连片种植产业 。采用“休闲互动+种植观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坚持“资金撬动、企业带动、群众驱动” , 投入沪滇协作项目资金建设配套基础设施 , 吸引龙头企业建成4个冬桃种植示范基地 , 形成以农业景观、生活体验、农产品展销及吃住游玩于一体的1600余亩综合性园区 。
经验交流 | 竹基镇:突出党建引领 选好用活沪滇帮扶项目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通过“支部引路、项目铺路、群众通路” , 斗坞村党总支通过逐户宣传发动 , 共发动180户农户进行土地流转;同时用好产业贴息贷款政策 , 发动有自主发展意愿的农户5户贷款22万元用于冬桃种植产业发展 , 带动群众发展冬桃产业2000余亩 。冬桃基地常年吸收周边农户700余人稳定务工 。
组织带动 民族刺绣助文化传承
竹基镇结合脱贫攻坚和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 , 大力推动民族刺绣技艺传承 。本寨村是竹基镇典型的彝汉杂居行政村 , 村中彝族刺绣历史悠久 , 为了更好让优秀民族工艺与市场有效对接 , 竹基镇采取“公司+村党总支+农户”运作模式 , 投入沪滇帮扶项目资金与师宗县阿媜绣坊合作 , 在本寨村木衣白村民小组建设刺绣生产车间 , 并多次组织民族刺绣技能培训活动 , 让本寨村彝族刺绣拥有更好的展示平台 。党支部积极带动 , 拓宽销售渠道 , 在民族技艺传承和商品经济之间搭建沟通桥梁 , 让彝族绣娘们的一件件作品走进都市人的生活 , 用一针一线绣出幸福人生 。
经验交流 | 竹基镇:突出党建引领 选好用活沪滇帮扶项目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目前 , 木衣白彝族刺绣车间已带动当地留守妇女60余人参与刺绣 。刺绣产品由公司销往东部发达地区 , 帮助当地群众实现在家就业、灵活务工、有效增收 , 促进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
紧抓契机 集镇建设补基础短板
在大力招商引资引进社会资本的同时 , 竹基镇把推进集镇建设作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公共管理服务的重要载体来抓 , 紧抓帮扶项目契机 , 着眼集镇建设短板 , 利用沪滇项目资金完善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的新集贸市场要素 ,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 规范提升市场品质 , 于2021年6月顺利完成搬迁 。新集贸市场的投入使用 , 有效解决“以路为市”的顽疾 , 为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提档提质 。
【经验交流 | 竹基镇:突出党建引领 选好用活沪滇帮扶项目】经验交流 | 竹基镇:突出党建引领 选好用活沪滇帮扶项目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党组织的有力带动下 , 全镇强力推动爱国卫生专项行动 , 健全管护机制 , 常态化网格化管理环境卫生和市场、交通秩序 。如今 , 集镇环境卫生、街容街貌明显改变 , 经济辐射带动功能明显增强 , 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