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乙肝的秘方-舒肝解毒汤

舒肝解毒汤
【方源】
《国家级名医秘验方》(隋殿军,等.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
【组成】
当归12g,白芍15g , 柴胡15g,茯苓15g,板蓝根15g , 败酱草15g,茵陈30g,川楝子12g,金银花15g,蒲公英15g , 甘草6g , 生姜10g,红枣5枚 。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
【功效】
疏肝健脾,清热解毒 。主治急、慢性乙型肝炎 , 属肝郁脾虚有热者 。
【验案】
简某 , 男,36岁,1991年3月24日就诊 。
主诉:右胁肋隐隐作痛,脘腹胀满1年余 。
病史:自觉全身疲倦乏力,右胁肋隐隐作痛 , 初未介意 。1990年9月初体检时发现ALT升高(84 U/L),HBsAg滴度1:64 。随后又做了“两对半”:HBsAg(+),抗-HBe(+),抗-HBc(+) 。曾服肝泰乐、肝必复、云芝肝泰、灭澳灵和复方树舌片等药半年,病情时轻时重 。
检查:小便微黄,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稍数 。
中医诊断:胁痛(肝郁脾虚有热) 。
西医诊断:慢性乙型肝炎 。
治则:疏肝健脾 , 清热解毒 。
方药:当归12g,白芍15g,柴胡15g,茯苓15g,板蓝根20g,败酱草15g,茵陈30g,川楝子15g,金银花15g,蒲公英15g,五味子12g,焦三仙各12g,甘草6g,生姜、红枣适量为引 。水煎服,每日1剂 。
二诊:上方连服9剂后,饮食明显增加,照上方加鸡内金10g,继服9剂 。
三诊:4月12日,又服药9剂,饮食明显增加 , 右胁肋疼痛减轻 , 继续照上方服用 。
四诊:连服药32剂,查ALT正常(20U/L),HBsAg滴度1:8 。“两对半”检查:抗-HBe(+) 。为巩固疗效,首方去金银花、蒲公英、茵陈、川楝子 , 加党参12g,黄芪20g,继续服用近2个月,检查肝功能均正常,“两对半”各项皆为阴性 。随访半年,身体健康,复查“两对半”3次,诸项皆为阴性 。
【按语】
本方为赵清理主任医师的常用方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茯苓、甘草、生姜、红枣健脾和胃 , 此乃逍遥散抑肝健脾之意 。板蓝根、败酱草清热解毒,抗菌谱较广,又兼有抗病毒作用,尤其对肝炎病毒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 。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对多种病毒、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为肝胆疾患所常用 。以上诸药相伍 , 既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杀灭病菌等作用以祛邪 , 又可通过疏肝健脾而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以扶正 , 此即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实乃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的理想方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