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治疗误区

1凡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都不用治疗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众多,人员成分相当复杂,只有少数属于非活动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检查始终正常,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阴性,肝穿检查炎症积分<4分) , 这部分人员可以暂不进行治疗,需要定期复查,加强医学检测;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实际就是病情轻重不等的乙肝病人,他们化验检查肝功能虽然正常 , 但是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阳性,肝穿检查有明确的炎症,积分>4分,有的肝纤维化程度已经相当严重,达到肝硬化程度 。
2偏方治大病乙肝现属疑难病症 , 尚缺乏根治药物,患者在久治不愈的情况下 , 几乎都会尝试使用偏方,偏方治大病的说法在某些地区较为普遍,遇到疑难杂症 , 总有人会推荐使用偏方 。偏方之所以有人青睐,是由于传说治验过不少乙肝病例,其实,这些病例来源多不可靠,或凭空而造;或无权威医院验证;或系部分急性乙肝自限自愈病例;或属误诊或假阳性病例 。在临床中,见到大量因为使用偏方导致病情加重或是恶化的情况,为求出奇疗效,偏方中往往会加入一些攻毒的峻猛药物 , 或加大某些药物的常规用量,而中药相当一部分具有毒副作用,如川楝子、虎杖、山豆根、山慈姑、龙胆草,长期使用对肝脏有慢性毒性作用,由此看来 , 患者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成为偏方的实验品或牺牲品 。作为治病用的药物,本身就涉及到身家性命,来不得半点马虎,所用药物必须公开 , 必须得到药监部门许可,使用品名、剂量一定要规范 。
3新药、贵药就是(或才是)好药不少患者认为新药、贵药才能治大?。?便宜无好货 。治疗过程中,追求进口新药、昂贵的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临床确见不少患者成为追赶时新的弄潮儿 , 一旦得知出了新药、进口了新药,想方设法也要一试 。干扰素出来就用干扰素 , 拉米夫定出来就用拉米夫定,治来治去,效果不佳,听说又出来了长效干扰素、又要进口阿德福韦等新药,又开始四处找寻这些新药 。抗病毒药物多系进口,前期实验和临床研究都在国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乙肝效果良好,但是,长期效果还是未知数,有许多药物国外尚未大量用于临床,或者说疗效尚未公认 , 抗病毒西药治疗欧美人的乙肝疗效明显,可是用于治疗我国乙肝患者时,往往疗效不佳 , 表现出明显的“水土不服” 。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乙肝患者和欧美人的乙肝有诸多不同:我国乙肝患者多来自于有明显家族血亲倾向的垂直传播,病毒往往自幼而入,潜伏于肝脏,根深蒂固 , 用专业术语说,就是所谓的免疫耐受、细胞整合等;而欧美人的乙肝多来自于后天的平行感染,感染时间相对较短,病毒相对来说“根基浮浅” , 用药容易奏效;我国乙肝患者与欧美乙肝患者的病毒亚型有着明显的不同;我国乙肝患者病毒具有明显的高变异性,病毒在药物的压力下,发生变异,产生抗药、耐药性病毒携带时间越长,变异的机会就越大,我国乙肝病毒变异后形成的非经典性乙肝已达总数的1/4左右 。
4广告宣传的药物,疗效神奇,可以一试说到个别乙肝广告,某些患者可能会有切肤之痛 , 轻易听信广告可能会耽误病情 。所以 , 当看到出现在电视、报刊上的乙肝广告后,患者一定要冷静对待,不要轻易使用 。应该先去正规医院,向肝病专家咨询后再说 。千万不要奔走于各个药店或药物代销点,使用广告药物 。从目前实际情况看 , 所有乙肝用药疗效都是有限的,要想取得这些有限的疗效,必须做到用药适当,即符合适应证、符合剂量和疗程 。
5治疗乙肝的目标就是“阳转阴”在不少乙肝患者 , 甚至于医务工作者的心目中,乙肝治疗的根本目的就是让病毒指标转阴 , 即所谓的“大三阳”、“小三阳”全部转阴,误以为只要病毒指标转阴了 , 乙肝才算是治好了 。这一误解带来了许多问题:患者四处奔波,求医问药,欲寻转阴良方,左治右治,病毒指标老是纹丝不动,令患者深感失望 。有的患者几经努力 , 耗财费力 , 终于看到了一二项指标转阴 , 高兴了没几天,病毒指标又再次转阳,这可如何是好?只好硬着头皮 , 展开新一轮的转阴治疗,年复一年,到底要用几个轮回,才能看到病毒指标永久转阴 。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大三阳”确实转为了“小三阳”,照理来说,病情应该好转 , 但是 , 事实却相反,病情进一步恶化,怎么会这样?有的患者反复用药治疗,有的患者未经特殊治疗,也会出现乙肝病毒指标的阴转,最常见的是“大三阳”转为“小三阳”或是“小二阳”(即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有时甚至于转为e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但是病毒指标虽然转阴了,病情却越来越严重,具体表现为:症状、体征不断加重,疲乏劳累、腹胀纳差、面色萎黄或黯黑、肝掌、蜘蛛痣明显等;肝功能损害加剧 , 转氨酶、黄疸反复升高、白蛋白下降明显、球蛋白日见上升,凝血机制恶化;影像学检查提示病情向严重方面演变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说明上述病毒阴转带来了不良的后果,这些阴转大都是病毒变异造成的,病毒变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变异的后果也是相当复杂的 。病毒变异本身说明病毒是一种适应性极强的、生命力顽强的生物体 , 它并非那么容易就被消灭 。乙肝病毒前C区基因变异是最常见的一种变异,变异后,使乙肝病毒e抗原不能产生 , 以致检查e抗原为阴性,但它并不代表病毒复制的减轻或消失,病毒复制依然在暗中进行,使病情迁延不愈,容易发生肝硬化 , 甚至于发生暴发性肝坏死 。另外,乙肝病毒的前S基因区也可发生变异,其编码的乙肝表面抗原不能产生或表达,患者可出现表面抗原检查阴性,这在过去看来,是乙肝根本治愈的标志 , 而实际不然,它不仅导致医生的误判,还是导致乙肝疫苗接种失败的原因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携带病毒时间越长,病毒越容易发生变异;用药治疗时间越长、用药种类越多,病毒越易发生变异 。目前发现我国肝炎肝硬化患者“小三阳”的情况远远多于“大三阳” 。乙肝病毒存在或复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非一成不变的,病毒表现形式常常是变化的,有时是“大三阳”,有时有可能是“小三阳”,即便是不用药治疗,病毒指标也会不断变化 。药物的干预或治疗作用,往往和病毒的自然转阴相混淆 , 这给临床研究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 但是这些难点和疑点很可能都被社会上各种形形色色的肝病诊所和“肝病专家”、江湖游医所利用,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广告、小报、广播等)编织出一个能够迅速转阴的神话,设下一个“美丽的陷阱”,诱使广大患者上钩,搜刮和掠夺他们的钱财,凡是乙肝广告用药或诊所都是以转阴治疗为诱饵的,他们牢牢抓住患者急于看到病毒指标阴转的心理,大赚其钱 。患者为了能够迅速转阴,往往轻信其宣传,斥巨资一试,多半颗粒无收 , 少部分可能有一项病毒指标转阴(其中不乏病毒变异或自然阴转者) , 骗子们便会利用这些病例大做文章 , 为其进一步行骗增加砝码 。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目前乙肝的转阴治疗的实际疗效大打折扣,简单地通过观察病毒指标(乙肝病毒“大、小三阳”等)是否转阴,来判断疗效好坏或病情是否好转是片面的、也是不可取的 。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治疗的关键所在,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尚无绝对有效的药物问世 。因此 , 乙肝的治疗仍然提倡保肝、调整免疫、抗纤维化及抗病毒等项综合治疗,单打一的治疗往往难以奏效,治疗过程中不必一味要求病毒指标阴转,而应首先强调肝功能长期正常及稳定 。在此基础上,实施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治疗 。治疗乙肝,应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少用那些疗效不确切、价格昂贵的进口西药(如干扰素、胸腺素等),而应强调以中医药为主的治疗原则,从目前临床情况看,中药制剂治疗乙肝起着重要作用,其特点是有效且价格相对低廉,恢复肝功能、保肝降酶降黄可使用中药制剂甘利欣、五味子制剂、复方益肝灵等;抗肝纤维化可用复方鳖甲软肝片等;抗病毒可用苦参素或山豆根注射液等,正确合理使用中药制剂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从目前临床实际情况看,乙肝治疗应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任何一个迁延性或活动性的乙肝,其治疗的现实目标是将其恢复至乙肝的初始阶段,即乙肝病毒的携带状态,并使其长期稳定于此状态;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 , 可视为基本正常状态,不必刻意用药治疗,只要做好复查、随访、预防等项工作即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