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之后的每天风俗 小年之后的传统风俗一览


小年之后的每天风俗 小年之后的传统风俗一览

文章插图
1、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晚上又称小年夜,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祭灶、吃灶糖的日子 。俗话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在笔者的老家,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还有俗语说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供奉的糖瓜是糖做的,很黏,就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其不要随便说话,言多有失,少说为佳 。
2、二十四,扫房子
俗话说“二十四,扫尘日”,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这和过春节有关 。即使是平常很干净的屋子也要这样做,笔者清楚地记得小时候老人说过,扫房不仅是打扫卫生,还有扫去一年的“灰气”(同晦气)之意 。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住了一年的房子,哪能没发生一点不顺心的事呢?一番大扫除过后,不管是灰气还是晦气也都统统一扫而光了 。
3、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五的传统民俗活动主要有接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 。而在笔者这里的农村,一到二十五都开始磨豆腐了,由于自家不会磨,一般都是去村上的豆腐坊让别人家帮忙磨,一家吃不完一柞豆腐的话就两三家合在一起磨,磨好后分开,一家一块 。如果时间晚了,豆腐坊就该歇业关门了 。
6、二十六,割块肉
【小年之后的每天风俗 小年之后的传统风俗一览】这一天要杀年猪割年肉,因为天气寒冷,割好的猪肉就是在室温下存放也可以,马上快过年了 。
7、二十七,宰公鸡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采购 。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等 。到了二十七,也就到了“年根”了,仿佛听到了春节的脚步声 。早些年过春节,老百姓盼的就是“过年解馋”,平时都省吃俭用,别说吃肉,就是吃白面也不是天天都能吃的,通常粗茶淡饭填饱肚子也就不错了,所以,就等到过年时大开“荤戒” 。
8、二十八,把面发
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打糕蒸馍贴花花” 。笔者小时候二十八头天晚上就要发上一大盆面,放在热炕头上,温度高面发得快,到二十八一早就可以蒸了 。发面还有“三光”政策,面光盆光手光,面要发的好,蒸出来才白,圆,光滑 。除了上供的馒头要等到过了年揭供之后才能吃之外,其它面食都可以边蒸边吃了,因为通常情况下大人们蒸馍蒸得顾不上做饭吃 。笔者记得最深的是那大大的油脂垃豆腐粉条包子,刚出锅热气腾腾,香的不能说 。
9、二十九,贴倒酉
贴倒酉就是贴对联的意思,也许倒酉与“倒福”是一个意思 。贴对联都在二十九的上午,没有统一的时间规定,但一般都在10点左右 。等到中午出门一看,家家户户大门上都是红彤彤的大对联 。除夕前一日的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日,又叫小除夕 。
10、三十晚上,熬一宿
三十,是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这一天主要的传统民俗活动有祭祖、放爆竹、给压岁钱、吃年夜饭等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 。因为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所以笔者这里有“熬年根”的习俗,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比谁睡得晚,因为一睡着再醒来就是新的一年了 。腊月三十过完,就是大年初一了 。人们在大年初一的早上穿新衣戴新帽,放鞭炮,吃饺子,小孩给长辈拜年,大人给小孩发压岁钱,空闲的时候出去转一转,扭一扭 。从古至今,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年味,都是无法忘记的回忆 。
小年一过,收拾好心情,准备过大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