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的中旬时间范围 月中是几号到几号?

现代公历里,平年一年为365天(包含52周1天),闰年一年为366天(包含52周2天) 。
(1)贝塞耳年
恒星年是以天球上固定的点(如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运动周期,用于天文而不是历法 。
(2)回归年
回归年是太阳中心在黄道上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或秋分点、冬至点和夏至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连续两次直射于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的时间间隔 。 因此,回归年又称“季节年” 。 回归年稍短于恒星年,其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 。 应用于日食,月食的推算 。
(3)近点年
地球绕日运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地球中心连续两次经过轨道上的近日点(或远日点)的时间间隔,是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周期 。 这是近点年的定义 。 由于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前移(每年东移11秒)其长度为:T=365.25964日比恒星年长0.00328日,近点年也是日地距离变化的周期,又是整个地球接受太阳辐射能数值发生变化的周期,不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
(4)交点年
交点年是太阳沿黄道连续两次经过同一黄白交点所需的时间,其长度为346.6200日 。 由于黄白交点每年西移20°,因此,交点年相应地比恒星年短 。 约短20日 。 交点年又称食年,因同日食,月食的成因有关,故名 。
3、季度
人们俗称的“季度”,就是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一年可以分为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历时3个月 。 第一季度:1月-3月;第二季度:4月-6月;第三季度:7月-9月;第四季度:10月-12月 。
4、月
月球是历法中的一个时间单位,照理说,他的长度应该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自然轨道周期相当,但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也就是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是会合月(朔望月),大约是29.53日 。 对出土文物符木的研究推断,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就已经会依据月相来计算日子 。 迄今,会合月仍是许多历法的基石 。 一年分为12个月;中国农历一年也为12个月,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多出的一个月称为闰月 。
5、旬
旬 ,本义是十日 。 旬的概念从夏朝开始已经存在,在甲骨文中就有旬字 。 中国古代天干纪日,每十日周而复始,称一旬 。 因此专门用一个“旬”字来表示这个时间概念 。 中国人仍然使用旬来表示十天这个时间 。 一月可以分为三旬,分别为上旬、中旬和下旬 。 同时旬也可以作为十岁讲 。 如:八旬老者等 。
6、周
星期,又作周或礼拜,是古巴比伦人创造的一个时间单位,一个星期为七天 。
星期的起源应该是连系著月亮的周期,因为七天大约是月亮一周的四分之一 。
【月的中旬时间范围 月中是几号到几号?】后来犹太人把它传到古埃及,又由古埃及传到罗马,公元3世纪以后,就广泛地传播到欧洲各国 。 明朝末年,它也随基督教传入了中国,因而称为礼拜 。
一星期的七天是从拉丁语直接转变过来的,拉丁语中星期日为“太阳日”,星期一为“月亮日”,星期二为“火星日”,星期三为“水星日”,星期四为“木星日”,星期五为“金星日”,
星期六为“土星日”;法语直接采用拉丁语的名称,只是将星期日改为“主的日”;因为五颗行星的名称都是古罗马神话中的神的名字 。 英语将其中几个换成古日尔曼人神话中的神,如星期二变为日尔曼战神“提尔”的日子,星期五变为日尔曼女神“弗丽嘉”的日子,星期三变为日尔曼神“奥丁”的日子、同样地星期四也是日尔曼神“索尔”的名字;俄语和斯拉夫语言中,已变成“第一”、“第二”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