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故事梗概 月亮与六便士讲的什么

毛姆是一个天才小说家 , 在他的作品里 , 每一个角色、每一场戏都是惊喜 。

月亮与六便士故事梗概 月亮与六便士讲的什么

文章插图

《月亮与六便士》采用了毛姆惯用的第一人称视角 , 通过作者自己的观察和别人的讲述 , 描绘了“一个奇葩朋友”的故事:斯特克里兰德是个40多岁的证券经纪人 , 某一天他突然抛弃妻儿 , 离家出走去巴黎学画画 , 几年里 , 因为画的画卖不出去 , 他不得不忍受贫穷和饥饿 , 甚至差点病死;有好心的朋友救助他 , 他却抢了朋友的妻子;最后 , 他定居在一个太平洋小岛上 , 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 并完成了一幅又一幅杰作……
月亮与六便士故事梗概 月亮与六便士讲的什么

文章插图

毛姆是个聪明的作家 , 他喜欢用一些暗戳戳的讽刺和隐喻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 在还原主人公整个人生经历的过程中 , 毛姆通过朋友们的聊天和评论 , 向读者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 只为寻找一个答案:我们如何过好这一生?
为了寻找这个答案 , 毛姆让小说主人公经历了家人的反对、朋友的非议、爱情的干扰 , 而他独特的人生哲学 , 也在他面对矛盾和冲突时逐渐显现 。
小说一开始就引出了一个悬疑的事件 。 平时沉闷无趣、不擅社交的经纪人斯特克里兰德 , 猝不及防地离家出走了 , 只给妻子留了个简单的字条 。 街坊邻居都猜测他跟别的女人私奔了 , 妻子焦急万分 , 希望尽快找他回来 。 而当朋友到巴黎找他时 , 才发现他住在破旧的公寓里 , 并没有什么情人 , 他离开家只是为了画画……
这情节让人大跌眼镜 , 也提出了第一个人生问题:如何面对个人价值与世俗标准的矛盾?
这是我们从小就开始面对的矛盾 , 自己想做的事情、人生轨迹 , 不符合大人们或者社会大众的标准 , 该坚持自我 , 还是委屈求稳?
哲学家尼采的“超人哲学”可以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 。 尼采所谓的“超人”是那些最能体现生命意志、最具有旺盛创造力的人 , 是生活中的强者 。 尼采认为 , 道德是用来保护弱者的 , 是弱者用来束缚强者的工具 , 而“超人”是不应该被世俗标准所束缚的 。
斯特克里兰德夫人喜欢社交喜欢八卦 , 她也是世俗标准捆绑下的弱者 , 出事后马上找来朋友哭诉 。 讽刺的是 , 她急切地想找丈夫回来 , 即使他有了情人也愿意原谅他 , 这或许不是因为她多爱自己的丈夫 , 而是怕被别人说闲话 。
斯特克里兰德先生无疑是出世的 , 他不爱社交 , 甚至不被世俗道德所束缚 。 当朋友问他“你要你妻子怎么活下去?”他说“我养了她十七年 , 她也该自己想想办法了” 。 当朋友说“别人都说你是不负责任的混蛋你知道吗?”他说“我不在乎” 。
斯特克里兰德的态度很像尼采的“超人哲学” , 当他认定画画这个梦想时 , 他是一个强者 , 他明白 , 要做自己想做的事 , 可能会伤害到别人 , 但这并不能成为阻碍自己追求梦想的理由 。 在之后的人生中 , 他再也没有回过原来的家 。
五年之后朋友再次见到他 , 他穷困潦倒 , 靠打零工挣点糊口的钱 , 没有人欣赏他的画 , 更没有人买 。 朋友问他 , 不想念自己的家庭吗?不后悔吗?不希望别人欣赏自己的画吗?他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 他说自己丝毫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 只是必须画出他看到的东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