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原因 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


【原因】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原因 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

文章插图

土豆晚疫病又称疫病, 是发作遍及而严峻的流行性病害 。 凡土豆栽种的地域均有发作, 不抗病的种类在晚疫病盛行时, 田间产量丧失可达20%~50%, 窖藏丧失轻者5%~10%, 重者在30%以上 。 晚疫病不只风险土豆, 还可对番茄、辣椒、茄子等造成危害 。
寄主作物
土豆、番茄、茄子 。
病害诊断
叶片、叶柄、茎和薯块均可受益, 多在着花前后呈现症状 。 叶片抱病, 从叶尖或叶缘开端发生水浸状雀斑, 湿度大时很快扩展成褐色病斑, 边沿水浸状, 生出一圈红色霉状物, 叶背霉层尤其分明 。 叶柄和茎部受益, 发生黑褐色条斑, 白霉较少, 常致叶片萎蔫、枯槁下垂, 前期全株玄色湿腐状 。 薯块病发, 病斑褐色至紫褐色, 病部皮下薯肉也呈红褐色 。 病斑扩大成不规则斑块状, 病健接壤常不明晰 。 病部多不向外部深化, 常显示干硬、坏死 。 前期易惹起杂菌传染而软腐, 有怪味, 不胜食用 。 窖贮时期, 病部可持续开展, 形成少量腐朽 。
致病菌为致病疫霉, 病菌菌丝无色、无隔、多核、纤细 。 孢囊梗无色, 单根或成束从气孔生出, 具分枝, 上部粗细不均结节状 。 孢子囊无色, 卵球形, 顶端具乳头状崛起, 吸水后发生游动胞子 。 游动胞子肾脏形, 侧生两根鞭毛 。 病菌可在菌丝体内构成休眠的厚垣胞子 。
病发纪律
【【原因】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原因 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病菌次要以菌丝体埋伏在薯块内越冬, 成为病害侵染的次要起原 。 收获病薯后, 重者不克不及抽芽或幼芽未出土即行灭亡, 轻者出土后病发, 成为中间病株 。 病部发生孢子囊 。 借气流、雨水传达停止再侵染, 扩大舒展 。 孢子囊还可随水渗透土中侵染薯块, 构成病薯, 作为翌年的侵染源 。 病菌喜于昼暖夜凉和高湿前提 。 相对湿度95%以上, 18~22℃前提下, 利于孢子囊构成 。 多雨年份, 日夕多雾多露, 天色湿润等, 利于病害发作和舒展 。 南方土豆种植区, 着花前后常逢阴雨时节, 若种类感病, 暖和高湿, 呈现中间病株10~14天后, 病害可全田舒展盛行 。
防治办法
1、使用抗病品种
各地应依据外地特性选用合适栽种的抗病丰登劣种 。
2、选用无病种薯
树立无病留耕田, 选种无病种薯, 做到秋收入窖, 冬贮查窖, 春季出窖, 播前切块, 春化进程中, 每步顺序均严厉剔除病薯, 防止病薯下地, 增加初侵染源 。
3、增强种植治理
合时早播, 挑选土质松散、排水优越地块, 公道施肥, 坚持植株强健, 加强抗性 。 发明中间病株, 实时铲除烧毁 。
4、实时药剂防治
见有中间病株立刻喷药 。 可选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 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 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