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黄芪的规范化种植技术有哪些?


【专家解答】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 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 , 有益气固表、补血养气、增强机体免疫等功效 , 市场需求大 , 种植效益好 。 那么 , 黄芪该怎么种呢?现将黄芪的规范化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种植】黄芪的规范化种植技术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黄芪种植
一、选地深耕
黄芪是深根性植物 , 种植地应选择土层深厚 , 土质疏松、肥沃 , 排水良好 , 地势高燥、向阳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土壤 , 平地、丘陵、山坡地都可种植 。 地下水位高 , 土壤湿度大 , 土质粘紧 , 低洼易涝的粘土或土质瘠薄的砂砾土 , 均不宜种植黄芪 。 选好地块后要深耕改土 , 当秋作物收获后 , 将土壤深耕30厘米以上 , 打破犁底层;耕地前清除田间杂草 , 石砾及残留物 。 据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基地多年种植证明 , 深耕能加厚活土层 , 熟化土壤 , 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 , 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 , 促进微生物的活动 , 加速有机养分的分解 , 提高土壤肥力 , 有利于根系生长 , 减少侧根和“鸡爪芪”的形成 , 是获得黄芪优质高产的有效措施 。
二、播前准备
播种前 , 在已经深耕的土壤上 , 每亩撒施土杂肥或圈肥3000公斤 , 根据土壤PH值 , 每亩施入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100公斤 , 优质二胺30公斤;然后旋耕两遍 , 整平耙细后作高畦或垄 , 畦高25厘米 , 宽1.2米 , 沟宽40厘米 , 畦面整成龟背状 , 四周开好排水沟 。 高畦栽培不但加厚和疏松耕作层 , 排水良好 , 而且吸热散热快 , 昼夜温差大 , 利于黄芪根部发育及营养物质积累 。
三、选择良种
“选用良种”是大家都知道的重要性 , 但是 , 中药材黄芪在市场中很困难购买到良种 。 目前人工种植的黄芪 , 不论是农户或所谓的基地(自己基地选育用种除外) , 其播种用的种子大部分都没有选育 , 年复年的种植 , 引起严重退化 , 抗病害能力差 , 产量逐年下降 , 严重影响品质 。 药农种植黄芪 , 一是采收根茎做药材 , 二是采收种子卖也能收入不少 , 所以 , 市场上的黄芪种子大多都是大田生长的黄芪自然收获的 。 另外 , 买种子的人缺少技术 , 只注重种子的价格高低和发芽率 , 并不重视种子的发芽势 , 也不知道什么是良种;因此 , 即使有选育的种子也卖不了高的价格 。 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建议药农在选育黄芪优良种子时 , 要在2-3年生的黄芪大田中 , 选择种性一致、生长势强、无病害、无退化、节间短的单株 , 做标记 , 采取去顶疏花的“计划生育”措施 , 单独管理 , 单独采收保存 , 才能作为黄芪“GAP”规范化种植的用种 。
【种植】黄芪的规范化种植技术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黄芪种植
四、播种
播种要抢墒播种 , 墒情不好的要浇好底墒水 。
1.播种时间:黄芪可在春、夏、秋三季播种 。 根据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种植经验 , 黄淮地区黄芪春播应在“清明”前后进行 , 最迟不晚于“谷雨” , 保持土壤湿润 , 15天左右即可出苗;夏播6—7月进行 , 播后7—8天即可出苗;秋播一般在“白露”前后进行 。 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播种时间有差别 , 应灵活掌握 。 不论那个地区 , 春季播种时间必须在土壤地温稳定在12度以上才可以播种(盖地膜) 。 夏播宜早不宜迟 , 并要做好幼苗出土后的防日晒工作 。 秋季播种 , 黄淮地区气温高 , 可在9月播种 , 冬前出苗;东北及西北的寒冷地区 , 应在土壤封冻前播种 , 春季出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