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柳瘿叶蜂防治


柳瘿叶蜂防治柳瘿叶蜂即柳厚壁叶蜂 。 属膜翅目, 叶蜂科 。 成虫体长为6毫米左右, 翅展为16毫米左右 。 体土黄色, 有黑色斑纹, 翅脉多为黑色 。 卵椭圆形, 黄白色 。 幼虫体长6至13.5毫米, 圆柱形, 稍弯曲, 黄白色, 蛹黄白色 。 茧长椭圆形 。 柳树普遍发生, 专门潜食叶片, 形成虫瘿 。

黄河以北一般一年发生1代 。 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羽化, 中午10时至14时为羽化高峰, 羽化后几小时后即可进行孤雌生殖 。 产卵于柳叶组织内, 一处产卵1粒 。 卵期7至10天, 幼虫孵化后就地啃食叶肉, 受害部位逐渐肿起, 最后形成“瘤状”虫瘿 。 虫瘿近似于蚕豆形, 表面散生小颗粒, 由绿色逐渐变为黄褐色、红褐色或紫红色, 虫瘿以叶背面中脉上为多, 严重时虫瘿成串 。 带虫瘿叶片易变黄提早落叶, 影响植株生长 。 幼虫6至7龄, 一直在虫瘿内取食危害, 秋后幼虫随落叶或脱离虫瘿入地结薄茧越冬 。

防治方法

人工防治结合修剪人工摘除带虫瘿叶片或秋后清除处理落地虫瘿, 并烧毁 。 保护啮小蜂、宽唇姬蜂等天敌 。

药剂防治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成虫羽化产卵高峰期, 可用氰戊菊脂等菊脂类农药加阿维菌素, 对树冠均匀喷施, 杀死成虫 。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虫危害严重时, 按干径每厘米浇1000倍的氧化乐果1.5至2千克灌根, 渗完后覆土;还可以在树干基部周围注射10倍的40%氧化乐果乳油进行防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