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羽衣甘蓝栽培技术浅析

【【栽培】羽衣甘蓝栽培技术浅析】
羽衣甘蓝栽培技术浅析羽衣甘蓝为十字花科甘蓝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 又叫叶牡丹 , 花菜 。 高30~40cm;叶大而较肥厚 , 叶面皱褶 , 带白粉 , 叶色各异 。 长总状花序 , 高达120cm , 小花数十朵 , 黄白色 , 花期春季 。 原产西欧 , 喜凉爽、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和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 。

羽衣甘蓝是济南地区晚秋和初冬优良的观叶植物之一 , 其生长迅速 , 色彩鲜艳 , 易于种植 , 观赏期可从当年11月至翌年3月 , 在济南常见的有两种系列 , 一是圆叶系列 , 叶片稍带波浪纹 , 抗寒性好;二是皱叶系列 , 叶缘有皱褶 , 在高温条件下比其它品种着色快 , 耐寒性强 。

1播种

1.1整地作畦

羽衣甘蓝播种可以在露地进行 。 利用作畦与穴盘育苗两种方式都可 。 但必须注意的是苗床应高出地面约20cm筑成高床 , 以便在气温高、雨水多的7、8月份利于排水 , 在播种前搭好拱棚架 , 旁边预备好塑料薄膜 , 在大雨来临前及时覆盖 , 以免雨水冲刷 , 降低出苗率 ,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1.2播种时间

种子繁殖是羽衣甘蓝的主要繁殖方法 , 控制好播种时间是羽衣甘蓝栽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我们针对圆叶与皱叶两种不同系列 , 分别在7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旬三个时间段进行播种试验 , 结果显示:皱叶系列生长期比圆叶系列生长期长 , 皱叶系列适宜在7月下旬播种 , 圆叶系列适宜在8月上旬播种 。 若播种过早 , 在生长后期 , 羽衣甘蓝老叶即开始出现黄化 , 不但加大了管理难度 , 因管理期延长 , 相应的成本也增加 。 播种过晚 , 在生长后期因受温度影响 , 在出圃时叶丛冠径将会达不到所需规格 。

1.3播种

可采用40%草炭土和60%的珍珠岩作基质 , 在播种前先喷透基质层 , 将种子直接撒播于其上 , 覆盖时以刚好看不见种子为宜 。 播种后不用再次浇水 , 并覆盖遮荫网 。

1.4幼苗期管理

在播种后 , 最好使用喷雾设备进行浇水 , 育苗基质的湿度应保持中湿 , 否则会影响其发芽率 。 3~4天出苗后 , 在下午4点以后或阴天揭掉遮荫网 。 在苗期保持基质ph为6.2~6.5 , 每周施用50~75ppm的氮肥1次 。

2栽培管理

2.1定植

当幼苗长出5~6片真叶时可将其定植于排水良好的ph接近6.5的混合基质中 , 定植前需对基质进行消毒 , 可用20%的克百威颗粒拌匀到基质中进行杀虫处理 。 在上盆时 , 一定要注意羽衣甘蓝的种植深度 , 千万不要将植株的心叶埋住 , 因为一旦埋住心叶 , 植株就会死亡 。 小苗在缓苗期间要搭盖遮阳网 , 以防小苗暴晒于强阳光下失水死亡 。

2.2浇水

在定植初期 , 特别需要控制盆土基质的水分 , 要保持盆土湿度在70%左右 , 太干不利于小苗根部吸收水分和满足植株的水分需求 。 生长中后期也间应供给充足的水分 , 浇水时把握“不干不浇 , 浇则浇透 。 ”的原则 , 以利于植株根系的伸展发育 。 浇水过多会造成沤根 , 并易生真菌性病害 , 在雨天过后应及时到掉盆中淤积水 。 过干常会导致下位的成熟叶黄化脱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