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香菇秋季菌袋培育管理技术


香菇拥有较高的经济消息 , 同时的它的出菇时期也是比较长的 , 从秋季到第二年的春末时期多多是可以出菇的 , 接种时间为8~9月 , 出菇时期在11~12月 。 秋菇是指12月份前生长的香菇 。
下面为大家介绍秋季有机香菇菌袋栽培管理的技术:
室内发菌
从接种到生理上成熟需60多天 。 所以接种后 , 应及时移入发菌室进行培养 。 菌袋呈“井”字形排放 , 高8~9层为好 , 一般室温控制在25℃左右 , 相对湿度要求70%以下 。 接种后1~6天 , 菌丝处于恢复和萌发阶段 , 室温可控制在28~30℃ 。 此期菌袋不能翻动 , 不通风 , 门窗遮阴造成暗光 。 7~10天菌丝生长开始吃料 , 室温降到26~28℃ , 每天通风2~3次 , 7天进行第一次翻堆 , 即将堆好的菌袋上下、内外调换位置 , 使每个菌袋都能接受同样条件的管理 , 翻堆时要轻拿轻放 , 严防封口处损坏和感染杂菌 。 11~15天菌丝旺盛生长 , 已扩展到4~6厘米 , 室温保持在24℃ , 并加大通风量 , 进行第二次翻堆 , 16~21天菌丝生长扩展到7~10厘米 , 室温应保持22~24℃ , 且拔掉菌种棍或揭胶布形成一空隙 , 以便增加氧化 , 加速菌丝生长 。 21天后用竹扦扎孔增加氧气 , 在扩展菌丝四周扎4个斜眼 。 袋温要控制在20~24℃ , 不能高于26℃ , 50天后去掉门窗遮阴物 , 促使菌丝成熟健壮生长 。
菌袋转色
要掌握好转色期的管理 , 因为转色早晚及好坏 , 关系到出菇早晚和产量的高低 。 菌丝生理成熟后 , 由白色变成红棕色 , 并出现黄水珠 , 继之呈现香菇原基 。 所以 , 转色期要增加室内散光 , 加强通风 , 薄膜要时开时盖 , 使干湿度及温度距离拉大 , 形成干干湿湿的环境 , 促进转色 , 目的是要气生菌丝倒伏 , 分泌色素 , 形成一层红棕色而有光泽的菌膜 , 即转色成功 。
室外催菇
有机香菇为低温变温结实菇类 。 当菌袋转色后 , 把菌袋搬到室外放到阴处 , 上下用麦草垫盖好 , 并洒水湿润 , 晚上盖膜 , 白天揭膜 , 反复4~5天 , 盖薄膜进行闷菌催菇 , 目的是拉大培养场昼夜温差 , 并减少通气 , 促使原基形成 。
出菇管理
秋季气温由高逐渐下降 , 这样的温度变化规律恰与有机香菇生长发育对温度要求相吻合 , 有利于菌丝健壮生长 。 催菇3天后拣袋 , 把出菇的菌袋 , 每天拣1次 , 放进菇棚床架上 , 袋距7~10厘米 , 直到催菇全部结束 。 菌袋放进床架后 , 用尖刀在菇蕾4周划开薄膜 , 进行蹲菇 。 一般蹲菇期7~10天内不盖膜 , 当幼菇有花生粒大小时 , 摸着顶手为结实 , 可进行催花 。 如果发松继续蹲菇 , 注意菌袋分开管理 , 继续蹲菇 , 直到结实为止 。
【【香菇】香菇秋季菌袋培育管理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