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晚香玉简介


晚香玉可能大家比较不清楚 , 但是夜来香或月下香相信大家对这个名称并不陌生 。 晚香玉顾名思义是在晚上开花 , 开花时期一般在7月上旬至11月上旬 。 是夏季常用来做切花的种类 。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介一下晚香玉 。
晚香玉的介绍
晚香玉(学名:Polianthes tuberosa) , 别名夜来香或月下香 , 是石蒜科(或龙舌兰科)晚香玉属的一种多年生球根开花植物 。 多年生草本 , 根状茎块状;线形叶子丛生 , 先端尖;花茎较长 , 上部呈总状花序 , 夏秋开白色花 , 有浓香味 , 晚上香味更浓 。 晚香玉花在晚上开花 , 在印度东部地区 , 被人们称作“Ratkirani” , 意思就是“夜晚的女王” 。
露地栽植通常花期为7月上旬至11月上旬 , 而盛花期有8月-9月 , 为夏季切花种类 。 由于其浓香 , 花茎细长 , 线条柔和 , 栽植和花期调控容易 , 因而是非常重要的切花之一 , 是花束、插花等应用中的主要配花 。 由于其浓香 , 花茎细长 , 线条柔和 , 栽植和花期调控容易 , 因而是非常重要的切花之一 , 是花束、插花等应用中的主要配花 。
晚香玉的形态特征
晚香玉 , 又叫夜来香、月来香 。 属石蒜科冬季休眠球根植物 , 多年生鳞茎草花 。 高80厘米左右 , 球根鳞块茎状(上半部呈鳞茎状 , 下半部呈块茎状) 。 穗状花束顶生 , 每穗着花12朵-32朵 , 花白色漏斗状具浓香 , 至夜晚香气更浓 , 因而得名 。 露地栽植通常花期为7月上旬至11月上旬 , 而盛花期有8月-9月 , 为夏季切花种类 。 高80厘米左右 , 叶基生 , 披针形 , 基部稍带红色 , 茎生叶短小 。 穗状花序 , 具成对的花12-18朵 , 自下而上陆续开放 , 花白色 , 漏斗状 , 有芳香 , 夜晚更浓 , 故名夜来香 。 花葶直立 , 高40---90厘米;花呈对生、白色 , 排成较长的穗状花序 , 具浓香 , 至夜晚香气更浓;花被筒细长 , 裂片6 , 短于花被筒;有重瓣品种 , 花香较淡 , 花期7—10月 。 果为蒴果 , 晚香玉自花授粉 , 但由于雌蕊成熟期晚于雄蕊 , 所以自然结实率很低 , 一般栽培下不结实 。 5-11月开放 。 蒴果 。 栽培品种有白花和淡紫色两种:白花种多为单瓣 , 香味较浓;淡紫花种多为重瓣 , 每花序着花可达40朵左右 。
冬季休眠球根植物 , 在原产地为常绿性 , 球根鳞块茎状(上半部呈鳞茎状 , 下半部呈块茎状) 。
晚香玉的生态习性
晚香玉原产南美 , 在其原产地为常绿草本 , 气温适宜则终年生长 , 四季开花 , 但以夏季最盛;而在中国作露地栽培时 , 因大部分地区冬季严寒 , 故只能作春植球根栽培:春季萌芽生长 , 夏秋开花 , 冬季休眠(强迫休眠) 。 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 , 不耐霜冻 , 最适宜生长温度 , 白天25—30℃ , 夜间20---22℃ 。 好肥喜湿而忌涝 , 于低湿而不积水之处生长良好 。 对土壤要求不严 , 以肥沃粘壤土为宜 。 晚香玉自花授粉 , 但由于雌蕊成熟期晚于雄蕊 , 所以自然结实率很低 。 花芽分化于春末夏初生长时期进行 , 此时期要求最低气温20℃左右 , 但也与球体营养状况有关 。 具长圆形块茎 , 着生于粗短块茎上 。 花白色 , 浓香 , 夜间尤烈 。 花期夏、秋季 。 有重瓣种 。 花芽分化于春末夏初生长时期进行 , 此时期要求最低气温20℃左右 , 但也与球体营养状况有关 。 一般球体质量大于11克以上者 , 均能当年开花;否则当年不开花 。 对土质要求不严 , 以粘质壤土为宜;对土壤湿度反应较敏感 , 喜肥沃、潮湿但不积水的土壤 。 干旱时 , 叶边上卷 , 花蕾皱缩 , 难以开放 。 晚香玉的花期控制较为简单 。 将球根栽于高温温室中 , 保持阳光充足 , 空气流通 , 注意养护管理 , 2个多月便可开花 。 如:2月份种植 , 5月-6月份即可开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