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沙漠玫瑰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园林用途简介


盛花期在春秋季节沙漠玫瑰是一种生长在沙漠之中外形酷似玫瑰的多肉多浆植物 。 它的名称就是这么得来的 。 下面我们就从沙漠玫瑰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园林用途、作用用途为大家简介一下沙漠玫瑰 。
沙漠玫瑰按其生长形态可分单体、联体、枝状、丛状 。 大小,单体直径一般在1.5~10cm,联体在10~50cm或更大 。 它是天然石头中为数不多的象花矿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 由于内蒙沙漠中独特的气候条件,才生长出这独特的沙漠之花--沙漠玫瑰,它外形酷似怒放的玫瑰花束 。 它不仅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同时它还代表着永不凋谢的爱情 。 在中国也有其产地,如内蒙古阿拉善盟的戈壁沙漠中 。
植物学上沙漠玫瑰又名天宝花,是夹竹桃科天宝花属多肉植物,原产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酷暑,不耐寒,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沙漠玫瑰;矿物学上沙漠玫瑰是一种石膏类晶体,诞生于沙漠,形状如盛开的玫瑰,千姿百态,瑰丽神奇,主要成分是石灰岩,因其形成的地理条件特殊而产量稀少,是一种纯天然的奇石;沙漠玫瑰还是由洪暐演唱,何厚华作词,贺侨莉作曲的一首通俗流行歌曲的名称 。
沙漠玫瑰的形态特征
沙漠玫瑰花形似小喇叭,玫瑰红色,非常妍丽 。 伞形花序三五成丛,灿烂似锦,四季开花不断 。 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沙漠玫瑰 。
沙漠玫瑰单叶互生,倒卵形,顶端急尖,长8厘米~10厘米,宽2厘米~4厘米,革质,有光泽,腹面深绿色,背面灰绿色,全缘 。 总状花序,顶生,着花10多朵,喇叭状,长6厘米~8厘米;花冠5裂,有玫红、粉红、白色及复色等 。 5月~12月是沙漠玫瑰的花期,花有红、玫红、粉红、白等色 。 南方温室栽培较易结实 。 种子有白色柔毛,可助其飞行散布 。
天宝花俗称为「沙漠玫瑰」,学名为Adenium Obesum,原产地是非洲东北部 。 「白马城之花」与它们是同科异属 。 它的花为鲜红色,多花性的变种则外红内白,皆形如小喇叭;花径大约长四公分,花色十分娇艳;其茎内液汁含有微毒,故家居盆栽者,宜小心勿让儿童和宠物吞食进肚子里 。 它的生长习惯与大家栽种的「酒瓶兰」相类似 。 叶子像长茶匙,轮生於顶端附近,恍如小伞形;其茎下方的叶片脱落,留下一个个印记 。 天宝花属于夹竹桃科的多肉植物,均有弧形的块茎或块根,肥大多肉,贮藏了大量水分和营养,因此耐旱耐瘠 。 天宝花喜热畏冷,有时冬天落叶,以减少水份蒸发,乃有助御寒;本身则进入「冬眠」状态,故不适合多浇水和施肥料 。
沙漠玫瑰的生态习性
生长环境
南方的花期为公历五月至八月,好光喜暖;故在温湿的生长期内,必需日照,促进光合作用 。 长期过阴则易枝叶软垂,而且很难再孕花 。 日照足够,能使花芽分化正常 。 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 。 耐酷暑,不耐寒,耐干旱,忌水湿 。 以富钙质、排水好的沙壤土为宜 。 冬季温度不低于10℃ 。
多年生肉质植物,株高可达2米 。 喜干燥、高温、通风、阳光充足的环境,耐酷暑,不耐寒 。 耐干旱但不耐水湿,每次浇水量不可过多,如果水分较多,则很容易引起根部腐烂,同时枝条也徒长 。 良好的日照环境反而有助于沙漠玫瑰开花 。 根肥大成肉质根 。 茎粗壮,叶色翠绿 。
蕨类植物
沙漠玫瑰是一种名为“卷柏”的蕨类植物,非常耐旱,在旱季会变得枯黄、萎蔫,就像一颗颗枯草一样,水分供应充足枝叶就会再度伸展、变绿,因此又名“还魂草”,但实际不可开花 。 这种蕨类植物最初命名见于龙应台的文苑《沙漠玫瑰》,文中有介绍到:“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只是一种地衣啊!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难看、气味潮腐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 。 ”实际上,该命名取自其神似,而非真的能够开类似于玫瑰一样的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