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小茴香如何栽培能高产( 二 )


5.田间管理
【【栽培】小茴香如何栽培能高产】①早春田管以增温保墒为中心 。 正播茴香在苗前宜进行浅耙镇压 , 苗前遇雨及时耙地 , 破除板结 , 以利保墒出苗早发 。 浅耙方向与播种方向垂直 , 耙深不大于2厘米 , 且带碎土镇压器 。
②苗期田管以化调为主 , 辅以人工拔草和间定苗 。 茴香幼苗2~4叶期 , 喷施叶面肥1次(1%~2%的磷酸二氢钾+0.5%~1%尿素) 。 幼苗5~8叶期 , 对生长过旺田块局部喷施0.15%~0.3%缩节胺 , 增强旺苗基部节间粗度 , 降低植株高度 , 防止后期倒伏 。
③花果期田管以防积雨淹害为重点 , 养根保叶 , 促粒实 , 增粒重 。 小茴香较耐旱但不耐涝 , 5~6月份如遇降雨 , 田间积水超过8小时 , 会形成淹害 , 造成植株死亡 , 甚至绝收 。 故遇中至大雨 , 及时排涝 。 茴香花果期虽对水肥要求不高 , 但重叠期较长 。 气候异常、土壤干旱会对开花、受精以及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 可叶面喷施浓度为0.2%~0.4%的硼、锌微肥 , 提高结实率 。 茴香生长中后期 , 有脱肥早衰(叶色发黄)的点片 , 可喷施1.5%~3%尿素叶肥 , 提高植株根叶吸收养分的能力 , 促使果实正常成熟 。 对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点片 , 可喷施0.2%~0.4%的磷酸二氢钾 , 提高千粒重 , 达到整体收获期一致 。
三、适时收获
在同样的生产条件下 , 冬播茴香较春播茴香成熟早7~12天 , 正播较套播成熟早3~7天 。 适期收获的形态标准:田间70%~80%茴香单株整体叶片呈橙黄 , 果皮微黄 。 过早收成熟不足 , 过晚则果实种子易落造成损失 。 收获通常采用人工拔除后集中晾晒 , 碾压后机械除杂质清选 , 装袋储藏 , 防止受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