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是怎么变的,变脸扯下来放哪了


变脸是怎么变的 中国戏曲的情绪化妆 。 变脸最先用于神怪角色 , 明代已有 。 明杂剧《灌口二郎斩健蛟》中就有“变化青脸”的记载 。 当时的变脸是演员进入后台改扮 。 后世则衍变为当场变脸 , 成为一项表演特技 , 不少地方剧种都有 , 以川剧最为著名 。 变脸有大变脸、小变脸之分 。 大变脸系全脸都变 , 有3变、5变乃至9变;小变脸则为局部变脸 。 变脸要求动作敏捷 , 不露痕迹 。 主要用于剧中人物惊恐、绝望、愤怒等情绪的突然变化 。
在川剧表演中 , 变脸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 。 由于脸谱有它显著的典型的特质 , 来说明人物的忠奸邪正 , 演员于观众不注意间改变他的脸像 , 强调了人物的个性和感情的变化发展 , 它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东西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的东西 , 是一种惊人的技术 。
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脸” 。 此外 , 还有一种“运气”变脸 。
“抹脸”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 , 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 , 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 。 如果要全部变 , 则油彩涂於额上或眉毛上 , 如果只变下半部脸 , 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 。 如果只需变某一个局部 , 则油彩只涂要变的位置即可 。 如《白蛇传》中的许仙 , 《放裴》中的裴禹 , 《飞云剑》中的陈仑老鬼等都采用“抹脸”的手法 。
总之 , 变脸在川剧中是很绝的一门技艺 , 已被其它兄弟剧种所借鉴 , 并且已经流传国外 。
1987年 , 文化部又正式出文 , 将川剧变脸艺术列为国家二级机密 , 这也是中国戏剧界惟一一项国家机密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条例 , 故意或者过失泄露 , 情节严重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
川剧变脸总是让人感觉神秘莫测 , 那一张张色彩斑斓的脸谱究竟是如何被一层一层揭开的呢?揭下来的脸谱又是如何被变走的?变脸是魔术吗?还是绝技呢?
琢磨变脸绝技从学习制作脸谱和衣服开始 。 对变脸人来说 , 服装和道具至关重要 , 都是特殊制作的 。 脸谱是变脸的第一件道具 , 一张好的脸谱不仅要美观 , 而且还要毫无破绽 。 但是要想变脸 , 没有脸谱是不行 , 可是如果脸谱不合适不贴脸 , 既影响变脸的美观 , 又影响变脸的速度 。 有一种取模的方式可以制作脸谱 , 在模具上画脸谱 , 这样画出来的脸谱就像是在自己脸上画的一样 。 再戴上这样制作出来的脸谱竟然是那样的严丝合缝 。
变脸的道具除了脸谱 , 还有就是衣服 , 变脸的秘密也就藏在这衣服上 。
变脸的服装是特殊制作的 , 很多地方必须使用特殊的材料 。 而且衣服从后面看全是千疮百孔 , 就像被机枪扫过似的 。 但这是在表演当中所需要的一些东西 , 也是变脸的奥妙所在 。 一个变脸人 , 他的服装 , 他的道具是非常至关重要的 。 一秒半的时间变三张脸 , 而且毫无破绽 , 变脸高于魔术 。
川剧脸谱化装 , 其精致与艺术性 , 不亚于京剧 , 净和丑都有脸谱 , 丑角的脸谱是在鼻梁上涂上白色方块 , 人们称为“化鼻梁” , 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 , 寓庄于谐 。 净角又称花脸 , 脸谱造型丰富多彩 , 忠奸分明 , 黑色代表刚毅正直 , 白色代表奸诈狠毒 , 红色代表忠勇性烈 , 绿色代表侠骨义肠 , 蓝色代表刚强坚毅 , 黄色代表残忍暴虐 , 金银脸代表神圣威严 。 历史上川剧没有专职的脸谱画师 , 演员都是自己绘制脸谱 。 在保持剧中人物基本特征的前提下 , 演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 , 创造性地绘制脸谱 , 以吸引观众注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