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调漂 钓鱼调漂全过程详细图解

初学钓鱼 , 首先要掌握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调漂 , 浮漂被称为钓鱼人的眼睛 , 鱼儿在水下的吃食动作都会反应在浮漂上面 , 要想钓好鱼 , 一定要学会如何调 漂 。 看似简单的一支浮漂却有千变万化 , 每次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您的渔获 。
新手学钓鱼在浮漂的选择上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 , 有时随便拿来一支浮漂插在漂座上面就 开始垂钓 , 一天下来钓不几条鱼 , 不是水下没有鱼而是浮漂调整失误 。 下面通过图解的方式为广大钓友详解一下浮漂的调整方法 。
一、漂型分析在浮漂的使用上 , 一般遵循钓小鱼用小漂 , 钓大鱼用大漂 , 钓浅水用小漂 , 钓深水用大漂的原则 。 由于浮漂的漂型种类很多 , 每种漂型适应的鱼情又有所不同 。
1、软尾漂:只有两种情况下用 , ①冬天鱼口轻时;②鱼口滑时 。
2、细长身、短脚、硬尾11~13目漂:钓小鲫鱼、钓底浮 。
3、细长身、长脚、长硬尾漂:钓大鲫鱼 。
4、漂身胖些的漂:钓鲤鱼 。
5、 目前流行的一种漂型就是枣核型的浮漂 , 枣核型的漂型 , 长脚长尾漂身短 , 翻身较快 , 下沉缓慢稳定 , 接口底钓皆可 。 有鱼吃口时 , 不管下顿上顶 , 出现的动作比较 明显 。 抗风浪性能好 , 在流水中使用时稳定性高于一般长身浮标 , 短尾短目的小枣核漂 , 翻身快、盲点少 , 钓浮打水皮最佳选择 。
长尾长目的枣核漂在使用上更突出 综合性 , 进攻时 , 目数调得稍微高一点 , 配合好饵重利用其下沉稳定的特点从入水翻身之后一直到饵料到位全过程可逐层搜索鱼层 。 然后在定层施钓或者控鱼上升或 下降觅食 。
相比一般标型枣核型浮漂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 使用枣核型浮漂垂钓生口鱼和鱼的密度比较大时采用进攻 , 防守时只需调的目数尽量低一些 , 就可以做到 快速到位直达底部 , 一般糗鱼或者滑口鱼的时候配合饵料的状态和适当的延长子线的长度则是最有效的防守型 , 再或者配合提铅钓法会有更佳的表现 。 初学钓鱼不妨 选择一款合适的枣核型浮漂进行垂钓 。
二、调漂图解调四钓二图解
调四钓二的变化 , 随着浮漂上移 , 改成调四钓三、钓四钓四、调四钓五等情况时 , 饵料在水中的状态变化
三、浮漂调钓过程详解1、粗找底
不挂子线 , 铅皮座挂重铅 , 铅皮的重量大于浮漂的浮力 , 浮漂全部没入水中 , 逐渐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 , 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紧挨着第二颗太空豆 , 完成定位 , 记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钓结束前不要再去动它了 。
2、调整调目
浮漂下拉抛入水中 , 直至浮漂全部没入水中 , 逐渐剪铅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数 , 即为调目 。
3、调目及钓目的设定基本原则
7目软尾漂搓饵:调4-5钓2
7目软尾漂拉饵:调3-4钓2
硬细尾搓饵:调7-9目 , 钓2-3目
硬细尾拉饵:调5-7目 , 钓2-3目
钓目高 , 钓钝;钓目低 , 钓灵 。
根据天气、季节、钩重、饵料比重及饵团大小针对上述调目再予以微调 。
4、精确找底
挂 上子线 , 移动浮漂 , 调整浮漂座位置与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离与子线的长度大致对等 , 下钩搓饵挂大饵团来找底(同时也是打窝) , 使浮漂露出水面 2目 , 继续上拉浮漂2公分 , 如果浮漂显示3目以上 , 则代表已经过底 , 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 , 此动作称为反向找底 , 再挂正常施钓大小的饵团抛竿入水 , 微调浮漂 至钓目在2目左右进行试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