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调漂 钓鱼调漂如何调才能最灵敏解析

钓鱼界真论不休的几大焦点之一就是:何为调灵 , 何为调钝 , 这个问题搞不清楚 , 学钓鱼只能是越学越糊涂 , 最后只能是“钓”进了八卦迷魂阵 , 最终被“调”趴下为止 。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析一下 。
我对调灵、调钝的观战 , 是以浮力原理为理论依据 , 在对几十种浮漂进行了数百次的测试 , 并通过多年的垂钓初中检验 , 最终得出的 。 同某些书上的观点是有很大差异 , 甚至是完全不同的 , 读者可以通过初中来检验我的观点是否正确 。
一本台钓揭秘书中对何为调灵、何为调钝是这样讲的:“调整浮漂超过四目 , 如调五目、六目等则调灵敏 , 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 。 垂钓时 , 浮漂露水目数少于二目 , 说明浮漂受重力增加则敏感度提高 , 称钓灵敏;如钓一目、钓半目时浮漂至露水少于四目 , 肯定是坠已加重 , 则反应迟钝 。 “
以上观点能看出作者认为浮漂的露出水面目数越多越灵 , 反之越钝 。 其理论依据是:调的目数少时比目数多时“肯定是坠已加重 , 则反应会迟钝 。 ”
在分析灵、钝前 , 首先要明确浮漂的灵与钝是以浮漂体现鱼讯时的位移速度和位移量来区分的:漂、饵同步同量位移(不计线长的因素)为灵 , 浮漂滞后减量位移为钝 。
实际影响浮漂位移速度及位移量的因素有以下三个(在双饵离底的前提下):一是浮力和重力;二是水面张力;三是水对浮漂及线组在瞬间移动时所形成的阻力 。 这如同汽车行驶中形成的风阻近似:同样是迎面角度大 , 受到的阻力越大;移动的速度越快 , 受到的阻力越大 。
前面讲过 , 无论是调四或调六 , 当它们立在水中不动时 , 都是处在二力平衡之中 , 此时的铅坠在水中的重量均为零 。 六目的铅坠和四目的铅坠 , 此时没有轻重之分 。 所以说 , 在等同条件下同一支浮漂四目不会比六目迟钝 。
另外 , 从六目加铅皮到四目所加的重量很小 , 对一支优秀的钓鲫浮漂来讲 , 可能不足1克;从铅皮的体积来讲 , 厚不过0.2毫米 , 长宽在2毫米左右 , 把它卷在铅坠中 , 坠的体积不会明显增大 , 水对坠移动时的阻力也不会因此而明显增加 。
当调四目和调六目两支浮漂 , 被同样的力抻动时 , 如果四目比六目细 , 四目受到水面张力的影响会比六目小 。
所以我认为调的目数越多越灵 , 越少越钝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 是对浮力和重力的平衡关系的一种误解 。
单纯从调漂来讲 , 我认为:同号同体型的浮漂 , 调的目数越多越迟钝 , 调的目数越少越灵敏;示标目长、粗细相同 , 同号但体型不同的浮漂调的相同时 , 细身的灵敏 , 粗身的迟钝;示标目长、粗细相同 , 同型不同号的浮漂 , 调的相同时 , 号小的灵 , 号大的钝 。
一支示标上下一样粗 , 而且每目都是等长的浮漂 , 除了调成平水以外 , 调到任何目数 , 灵、钝基本相同 。 如果因为调的目数低而造成铅坠外径明显增大 , 瞬间移动时 , 水对它的阻力也相应增大 , 那么这种浮漂是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 , 调的目数越少越迟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