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白银:会宁南川·红军村“蝶变”焕新颜( 二 )


在红军村他除了搞绿化外, 还负责农业项目, 是个大忙人 。 他说:“我做梦也想不到, 这个年纪了每月还能挣6000块钱 。 ”
村民席翠珍在红军村职工食堂工作, 每月收入3000元, 家里的8亩土地流转费每年4000元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白银:会宁南川·红军村“蝶变”焕新颜
会宁南川·红军村
生活:质量提升了
何昶磊在外打拼多年取得成功后返乡创业, 年纪不小了, 但仍干劲十足!
“以甘肃红色旅游第一村、西北养生宜居‘独一份’的魅力, 实现一个项目激活一个区域, 一方水土养育十里八乡人, 开启区域内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赢新格局 。 ”何昶磊对这个大手笔蓝图信心满满 。
红军村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孵化创业、村集体分红四种方式增加农民收入 。 其中土地流转费500元/亩, 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可孵化培育农民合作社30家、大学生合作社26家, 发展特色商业店铺82家, 预计可实现产值2000万元/年;可吸纳就业1500人左右, 普工3500元/月、技工4500元/月, 实现人均增收5万元以上 。
通过开发建设, 最终实现区域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村民门前有树、村边有河、院中有花的养生宜居生态生活空间 。
“南川·红军村也是会宁县厚植初心文化, 建设红色线路的重要一环, 我们将着力打造‘集结在红色驿站, 参观在会师旧址, 瞻仰在大墩梁、慢牛坡, 体验在胜利景园、红军村、红军街, 受教育在干部学院、红军小学’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闭环 。 ”会宁县委副书记朱灵元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