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人气虚体质差 解读气的五大作用 平衡情绪强健身心的7要领

著名气功师传奇私服认为 , 练习气功要掌握以下要领 。

(1)松静相辅 , 顺乎自然 。 松与静的关系密切 , 全身放松能促进入静 , 而入静后 , 也必然呈现全身放松 , 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 所谓松 , 一方面是全身肌肉放松 , 这个松必须掌握松而不懈的状态 。 采用卧式 , 全身放松较易实现 , 但在摆好姿势以后 , 还应全身微微晃动几下 , 达到卧之舒适 。 站、坐两式的维持 , 都必须有一定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 , 但也需最大限度的放松 。 放松的另一个方面 , 就是意识的放松 , 首先要伴随着全身肌肉放松 , 使整个身体有一个舒适松快的感觉 , 另外 , 就是意守呼吸或意守丹田都不能思想过于集中 , 要消除紧张状态 , 达到精神意识的放松 。 所谓静 , 是指相对安静而言 , 在呼吸方面出入无声 , 体会悠闲自得 , 在意识方面强调通过意守 , 排除杂念 , 达到入静 。 总之 , 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关键 , 掌握得好 , 可以迅速获得良效 , 掌握不当 , 往往会出偏差 。

(2)练意练气 , 意气合一 。
气功之“气” , 主要指真气(元气)而言 。 练气之初 , 必须由练肺气(呼吸之气)入手 。 肺气的锻炼 , 由于功法的不同 , 采用的呼吸方式也各异 。 虽然如此 , 但不论什么功法 , 大都要求呼吸做到:悠、匀、细、长、缓 。 练功有素之人、每分钟呼吸次数 , 甚至可达二三次 , 形成缓慢的腹式呼吸 。 呼吸气的锻炼 , 必须由浅入深 , 由快至慢 , 逐渐练习 , 不能要求在短时间内即形成完整的深长呼吸 。 初练时必须以意念诱导 , 练到一定程度 , 便可达到自然而规律的呼吸 。 所谓练意:一为排除杂念 , 达到入静;二为意守丹田 , 使整个机体发生更深刻的变化 。 初练气功者欲想很快排除杂念是很困难的 , 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 , 才能使杂念逐渐减少 , 达到入静的要求 。

 练功过程中怎样把练意和练气结合起来?开始锻炼呼吸时 , 同时也要意守呼吸 , 以帮助呼吸尽快练好 。 待深长 。 均匀的呼吸形成后 , 再注意腹部随呼吸起落 。 当呼吸锻炼得很纯熟时 , 即使不注意呼吸也能自然达到气贯丹田 , 此时 , 单纯意守丹田即可以了 。 这样练气练意 , 二者就能密切结合 , 实现意气合一 , 使真气充沛 , 达到治病健身 。
(3)情绪平衡 , 心情舒畅 。
在气功治疗中必须强调情绪平衡 , 心情愉快 , 这样才能促进健康、消除疾病 , 而且在每次做功后都会有舒适和欣快的感觉 。
(4)循序渐进 , 勿急求成 。
初期练功不能急于求成 , 要求功效 , 效果都是随着练功时间的进程逐渐显现出来的 。 练功方法虽然不很复杂 , 但要掌握得比较熟练 , 也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 , 才能达到 。 以内养功为例 , 可以先掌握姿式和锻炼深呼吸 , 在深呼吸比较熟练时 , 再加上停闭 , 在停闭呼吸熟练以后 , 再加默念字句 , 然后再加舌抵上腭 , 在这些动作都比较熟练了 , 再加上意守丹田 , 这样一步一步地掌握 , 往往比较顺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