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人气虚体质差 解读气的五大作用 平衡情绪强健身心的7要领( 二 )



 (5)练养相兼 , 密切结合 。
所谓练养相兼 , 就是练功和合理休养并重 。 只练功 , 不注意合理休养 , 对战胜疾病将是个障碍 , 故练、养必须密切结合 。 合理休养应包括的内容为:注意适当休息、生活规律、情绪乐观、饮食有节、适度体力活动等 。 这些内容在整个练功过程中乃至一生 , 都应当注意 , 这往往是战胜疾病取得健康的保证 。 每次练功均应贯彻练养相兼的要求 。 如练内养功或强壮功时 , 练上半个小时以后 , 就可以放弃停闭呼吸 , 放弃意守丹田 , 单纯全身放松 , 平卧床上 , 静养10~20分钟 。 养后还可以继续再练 , 如此练练养养 , 效果也很好 。

(6)固定功法 , 功时适宜 。
当前各地流传的功法甚多 。 有的功法已在临床广泛采用 , 效果不错;也有些功法 , 仅限于个别人练习 , 尚未完全公开 , 或使用之人甚少 , 功效究竟如何 , 尚难定论 。 练功者应在医生指导下 , 根据病情、体质和日常习惯等 , 选择1~2种合适功法 , 进行锻炼 , 这样既便于掌握 , 又易获效果 。
(7)总结经验 , 避免偏差 。
气功疗法主要是患者自行掌握练功要求和方法 , 不断地进行锻炼 。 在锻炼中大都不能一帆风顺 , 严重者可产生偏差 。 造成这种情况 , 最常见的原因是急于求成 , 不能循序渐进 , 呼吸用力过大 , 一味追求深长缓慢 , 或意守强度太大 , 或盲目追求某些感觉 , 结果造成呼吸不畅 , 胸闷气短甚则呼吸紊乱 , 头痛头昏 , 精神紧张等 。
偏差的形成 , 往往是由微至显 , 由轻到重 , 当开始有所表现时 , 纠正比较容易 , 需时也短 , 如果偏差已经形成 , 纠正起来就比较费力 。 因此练功之初 , 一定要深入细致地体会 , 总结经验 , 找到不足 , 及时纠正 , 以免形成偏差 。


人体之气对于人体来讲 , 除去构成人体 , 维持人的生命之外 , 还有多种十分重要的作用 , 大致可归纳为五种生理功能 。

1.推动作用 。 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 , 它对人体的推动作用表现在: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促进血的生成 , 推动血的运行;促进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
因为气有以上推动激活作用 , 当人体气虚时 , 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 如心气不足 , 胃气虚 , 肺气不足等 , 就是脏腑功能减弱的表现 。 《灵枢·决气篇》中说:“中焦受气取汁 , 变化而赤 , 是谓血 。 ”气虚就会影响到血的生成 , 使人体血虚 。 因为“气为血帅” , “气行血行” , 气滞则血瘀;气虚时气的推动作用减弱 , 就会产生瘀血 。 津液的生成靠脾气的运化 , 胃气的消化吸收 , 饮食物中的五谷精微被摄取后 , 要靠脾气的作用运化到肺 , 由肺气输布到全身和肾气的作用排泄津液中的液中之浊 。 练气功不仅有排邪气的作用 , 而且有补气补血的作用 。 通过练气功改善了气虚状况后 , 气的推动作用加强了 , 人的生长发育 , 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就会趋于正常 , 人体的血液生成和运行情况、津液生成和输布情况都会趋于正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