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的介绍 梨的种类,梨的品种,梨的图片


(一)梨的种类
梨属于蔷薇科(Rosaceae), 梨亚科(Pomoedeae), 梨属(Pyrus) 。 梨属植物约有60个种, 原产亚洲、欧洲以至北非, 世界各国皆有分布 。 我国原产的梨属已定名的有13种 。 以华北、西北为多 。
Layne认为, 梨属所有的种都是二倍体, 因此梨的演化进程未发生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 但是, 根据最近我国对梨属资源染色体的鉴定, 发现许多种有三、四倍俸类型 。
瓦维洛夫(19 51)认为, 梨的起源中心有三个:①中国中心, 有沙梨、秋子梨;②中亚中心, 包括印度西北部、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和天山西部, 主要是欧洲梨}③近东中心, 包括高加索山脉和小亚细亚, 主要是欧洲梨 。 M.NWestwood将梨属植物分为四大种群 。
1.欧洲种群
主要分布在西欧、东南欧、中欧、土耳其、法国、西班牙等地 。 包括西洋梨( Pyruscommums Lmn)、高加索梨(P.caucasica Fed)和雪梨(P.nivalie lacq)等 。
2.地中海种群
主要分布在希腊、土耳其、前南斯拉夫、撒丁、俄罗斯、东南欧、突尼斯、利比里亚、以色列、黎巴嫩、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地 。 包括扁桃形梨(P.amygdali formis Vill)、胡颓子叶梨(P. elaegri folia Pal儿l)、叙利亚梨(P. svriaca Boiss)、郎吉普梨(Plongipes)、哈比纳梨(P gharbianh)、马摩仑梨(P.mamorens“)等 。
3.中亚种群
主要分布在伊朗、俄罗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中国等地 。 包括柳叶梨(P.salici fo“a Pall)、雷格梨(P.regeLii Rehd)、川梨(PpashiaD.Don)等 。
4.东亚种群
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朝鲜、西伯利亚等地 。 包括沙梨(P.pyri folia Nakai)、秋子梨(只ussuriensis Maxim)、日本青梨(P.handoensis Nakait Kikuchi)、中国豆梨(P.calLeryana Done), 杜梨(P.betulae folia Bge)、朝鲜豆梨(Pfauriei Schneid)、日本豆梨(P.dimor Hopylla Makino)、楔叶豆梨(P.koehnei schneider)等 。
梨的图片
(二)梨的品种
1.白梨
本种形成于我国华北地区, 大致位于北纬33.5 。 ~40 。 , 即淮河秦岭以北至长城以南之间, 主要在河北平原、山东、山西以及陕西、甘肃、河南及辽宁部分地区 。 白梨是我国梨树生产上经济价值最大的一个种, 栽培历史悠久, 分布范围广泛 。 其主要特征是:果实萼片大部分脱落, 少部分宿存, 肉质脆, 石细胞少, 不必经过后熟即可食用 。 本种优良品种很多, 最著名的有莱阳茌梨、鸭梨 。 本种耐寒性比秋子梨弱, 但比沙梨强, 一般最低温度25℃以下即发生冻害 。 我国近年用白梨为亲本育成的新品种有香茌梨、中香梨和雅茌梨 。
白梨
2.秋子梨
本种野生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 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以及朝鲜等地 。 栽培品种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河北北部沿长城一带, 以及甘肃陇中与河西地区 。 秋子梨树体高大, 寿命长, 适应性广, 特别抗寒, 可耐52℃的低温, 是梨属中最抗寒的一个种, 对黑星病、火疫病的抵抗力强, 抗细菌性疮痂病、白粉病、叶斑病和叶疹壁虱, 不抗栎根菌和苹果蠹蛾 。
本种的特征是:果实萼片宿存, 大多数品种果实具后熟性, 采收时果皮绿色或黄绿色, 肉质坚硬, 经后熟或冰冻后, 皮色转黄或变黑, 肉质变软, 汁多, 味甜酸, 别具风味 。 本种的著名品种有京白梨、南果梨、大香水、小香水、兰州的软儿梨等 。 多数品种果小, 石细胞较多, 品质不如白梨、沙梨和西洋梨 。
秋子梨
3.沙梨
本种野生于我国长江流域, 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 。 日本梨也属于本种 。 沙梨适于温暖多湿的气候, 抗热、抗旱、抗酸、抗盐力强 。 抗寒力不如秋子梨和白梨, 但比西洋梨强, 不适于在黏土和高pH地区栽培 。 对叶斑病和梨叶疹壁虱抗力强, 对梨衰退病抗力弱, 不抗颈腐病、栎根菌、梨木虱和苹果蠹蛾 。 本种的特征是:果实脱萼或宿萼, 风味甘美, 多数品种果皮锈褐色, 不美观, 肉质较粗 。 本种著名的品种有四川苍溪梨、云南宝珠梨、义乌早三花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