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锯子是谁发明的,马钧发明了锯子


人类是根据什么发明锯子的? 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这样一个故事 。 鲁班到森林中砍伐树木时,无意中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手指 。 只见这种叶子两边有规则地长着锋利的齿 。 鲁班由此受到启发,发明了齿状的工具 。 这就是锯子的来源 。
鲁班是我国木匠鼻祖,他发明锯子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 然而,上述故事只是传说 。 现今考古大量考古证明,在鲁班之前锯子就已经存在了 。
如,上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周原发掘了一处骨器作坊遗址 。 经过鉴定,人们断定这遗址是西周中期的 。 遗址中,除了大量的骨质下角料,人们还发现了有六把铜锯和一把骨锯 。 我们知道,鲁班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但从这一点来看,锯子存在的历史比鲁班要早得多 。
周原遗址出土的铜锯和骨锯形态成熟,材质特殊,显然不是锯子的最初形态 。 那么锯子最早可追溯到什么时期呢?
同样位于陕西的北刘遗址给了我们线索 。 北刘遗址位于渭南市北刘村西南,出土了很多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距今超过了5000年的历史 。 在众多的遗物中,人们发现了一件很不起眼的蚌锯 。 蚌锯用蚌壳为材料制作,刃部呈锯齿状,古人用来收割植物 。 蚌锯一般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锯 。
除了北刘遗址,人们在裴李岗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大量齿刃石镰 。 齿刃石镰和锯子在原理上是相通的,如果将石镰等同锯子,那么锯子的历史更要悠久 。
综合大量考古发现,人们提出了这样一种可能: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在对有锋刃的石器加工时,无意中形成了很多不甚规则的齿刃,后来人们发现这些齿刃在切割上效果出奇得好 。 于是,便又有意识地制作带齿刃的器物,如石镰等 。 随着社会发展,这些器物的材质不断升级,由最初的石头,到木质、骨头或河蚌,到西周时期出现的铜锯,一直到后来的铁(钢)锯 。
由此可以看出,锯子不是一个人发明的,而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良形成的 。 既然锯子不是鲁班的首创,为什么人们又将其归于他的名下呢?
原因不难理解 。 鲁班是古代的大发明家,一生有很多工具发明,将人们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 。 人们将鲁班尊为我国建筑和木匠业的鼻祖,并且习惯性地将很多发明创造都集中在他身上 。 在建筑和木匠业,如钻、铲子等,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 。 然而细细想来,这些工具绝不会灵光一现、突然就会出现的,反而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改良改进更使人信服 。

那锯子是谁发明的呢? 锯子的发明者是鲁班 。

相传鲁班接受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 。 需要很多木料,鲁班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 。 徒弟们用斧头砍伐,效率低下 。 工匠们天天起早贪黑拚命去干,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使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鲁班甚是着急 。 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寨看砍伐树木的情况 。 上山时,他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手被划伤了 。 鲁班觉得很奇怪,一根柔软的小草为何能割破手?于是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鲁班了解到就是这些小细齿划破他的手 。 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也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口部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 。 由于这两件事,鲁班受到很大启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 他想,若做成一锯齿状的砍伐工具,是否同样锋利?于是他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试锯小树,成果不错,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杆就划出一道沟,鲁班非常高兴 。 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有者折断,有者变钝,需要更换竹片 。 这样就影响了砍伐树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 。 看来竹片不宜作为制做锯齿的材料,应该寻找一种强度、硬度都比较高的材料来代替它,这时鲁班想到了铁片 。 于是他们立即下山,让铁匠们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试锯树木 。 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