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知识|牛粪便带血怎样治疗,牛拉黑色血便怎么治疗


我的牛大便带血怎么治疗 因饲养场户对牛过饲冰冷草料,或气候突变、饲养失宜,或天气炎热,劳役过度,口温过饮冷水,或草料霉败不洁,或因寄生虫病,中毒病均可引起发病 。 牛拉稀大致可分以下5种 。
(1)霉菌性拉稀
牛饲喂发霉饲料极易引起霉菌性胃肠炎 。 病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甚至停止,持续拉稀,粪便恶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但体温不升高,使用各种抗菌剂治疗无效 。
【治疗】
每次可灌服0.9%食盐水2500~4000毫升,每日2~3次,同时供给新鲜青绿多汁饲料 。 重者需静脉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0~3000毫升、维生素C 2~4克 。
(2)中毒性拉稀
牛饲喂过酸的青贮料、酒糟,易引起瘤胃酸中毒 。 病牛精神沉郁,结膜呈淡红色,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目光呆滞,步态蹒跚,后肢踢腹 。 严重者卧地不起,磨牙呻吟,肌肉颤抖,呈昏迷以至虚脱状 。 初期排灰色稀粪,继而转为绿色泡沫状水泻,如不及时治疗最后便血死亡 。
【治疗】
取石灰50~100克,加水1000~1500毫升,充分搅拌静置沉淀5~10分钟,取上层清液,一次灌服,每日3次,连用2~3天 。 重症者需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0~400毫升 。
(3)不洁性拉稀
牛由于采食污物、污水,极易引起细菌性胃肠炎 。 病牛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反刍减少甚至废绝,持续拉稀,初期排粪如喷射状,后期排粪乏力,粪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 。
【治疗】
可用大蒜60克,捣碎,加适量水灌服,每日3次;严重时肌内注射氟苯尼考,每千克体重每次10毫克,配合内服磺胺嘧啶,首次量每千克体重0.2克,维持量为0.1克,每日2次 。
(4)草食性拉稀
牛采食过多的刚萌芽的嫩草或青料,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而引起下泻,粪便稀薄呈青绿色,病牛精神、食欲良好,体温正常 。
【防治】
轻者只需饲喂适量干草或稻草,控制嫩草和青料的采食量,即可康复 。 重者可取生姜50~75克,捣碎炒熟,加白酒50~100毫升,一次灌服,每日3次,连服2~3天可愈 。
(5)过劳性拉稀
耕牛过冬后体质消瘦,开春后突然负重役,则筋骨和脏腑均易受伤 。 表现为整日卧地,疲惫乏力,食欲减少或废绝,长期持续拉稀,粪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但体温不升高 。
【防治】
可取苏木50~75克,水煎候温,加入切碎的鲜铁树叶50~75克,一次灌服,每日3次,连服3~5天可愈 。
牛犊粪便有血怎么治疗 浅析牛血便的成因
本病多见于夏秋季节,因天气炎热,患牛剧烈劳役,以至热毒郁结胃肠或饮食不周,喂食霉变饲草,久渴失饮等,引发脾胃虚弱亦而发生此病 。 本病无传染性,成年牛多见 。
牛血便是指患病牛在排粪便时,粪便带有血丝或直接排出血样便 。 患牛有先血后便和先便后血两种情况常见,俗语“牛便血,牛拉血病” 。

一、病因及流行情况

本病多见于夏秋季节,因天气炎热,患牛剧烈劳役,以至热毒郁结胃肠或饮食不周,喂食霉变饲草,久渴失饮等,引发脾胃虚弱亦而发生此病 。 本病无传染性,成年牛多见 。

二、病状表现

临床本病一般分湿热型和脾虚型两种 。 湿热型属热邪毒侵袭胃肠,蕴积久结,下移大肠,损伤肠络,气机失和,传导功能不畅,血热妄行,血不归经脉,邪热逼迫血液溢于肠内或胃弱脾虚,脾虚运化失职,则气弱失去统摄血液,血液不按经脉运行,血无所归而溢于胃肠内下行发生本病 。

1、湿热型

发病较急,鼻镜干燥,耳鼻俱热,食欲、倒嚼减少或停止,精神不振,小便短赤,大便干燥或稀薄,粪便带血或单纯下血,或先血后便,血多呈鲜红色,排粪时有疼痛表现,口干舌红,脉象洪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