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健脾和胃的中药有哪些,健脾胃药材配方


健脾胃的食物中药有哪些 脾胃在我们的小腹那里, 刚好在身体的中焦, 连接着我们身体的上半身和下半身 。
脾胃的作用, 就是吸收和消化我们平时吃的食物, 并把食物转化为气血, 滋润我们的五脏六腑 。

【健康知识|健脾和胃的中药有哪些,健脾胃药材配方】
脾胃虚弱最常见的情况, 就是容易反酸、打嗝、便秘、腹泻, 这四点满足了其中一点, 就表示你脾胃不太好 。 所以要改善上热下寒的体质, 最重要的还是要养护我们的脾胃 。


艾绒:为纯阳之物, 有温通经络、抑菌补阳的效果 。 艾绒要选择蕲春的艾绒, 它挥发的油含量足, 更易渗透 。
桂圆:味甘性热, 《泉州本草》中记载:壮阳益气, 补脾胃 。 治妇人产后浮肿, 气虚水肿, 脾虚泄泻 。
花椒:性温, 能温中散寒, 除湿止痛的效果 。 花椒选择川椒, 味道浓烈 。

健脾胃的中药有哪些? 中医认为, 湿邪是最为常见, 也是最难治疗 。 导致体内湿气的形成可分外因和内因, 外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而致, 内因则是脾胃不健, 运化祛湿能力差而导致湿气内滞 。 饮食不当, 因喜食冷饮, 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 损伤人体阳气也会导致湿症 。 湿症还常常与其它因素结合而出现、寒湿、暑湿、风湿等症状 。
湿症在天气潮湿时更容易发病, 常见的症状有:头痛晕重、身体倦怠腰腿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或见两眼、腿脚浮肿;胸中郁闷、脘腹胀满、口淡、饮食无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 。 这些都属于所谓的“湿气重” 。
脾脏能运化水湿 。 脾喜燥而恶湿, 若脾阳振奋, 脾脏健运, 运水化湿功能正常, 湿邪则不易致病 。 反之, 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 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 必须重视护脾 。 只有脾胃阳气振奋, 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 所以温补脾胃是除湿的最好途径 。 下面我们一起具体来看看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都有哪些 。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健脾丸
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 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 。 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 为保和丸的姊妹方, 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 此外, 还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 。
【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
【方解】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 。 诸药合用, 补脾益胃, 理气运滞, 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 。 用于脾胃虚弱, 脘腹胀满, 食少便溏 。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木香顺气丸
健脾养胃 中成药 运用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 疗效满意 。 现介绍如下 。
1
治疗方法
中药组方:厚朴、枳实、干姜、黄连、麦芽、神曲、甘草、茯苓、白术、木香、半夏、丹参等 。 便秘者加大黄 。 上药水煎, 1剂/d, 2次/d, 10天为1个疗程 。
2
治疗结果
30例中, 绝大多数患者连用两个疗程, 自觉症状消失, 食欲增加 。 胃镜检查提示胃粘膜炎症明显改善, 并基本消失 。
3
体会
上方专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之胃病 。 而慢性萎缩性胃炎症候多属此病机 。 方中枳实行气消痞, 厚朴行气消满, 二者合用, 可加强消痞除满之功效;黄连清热燥湿除痞, 半夏辛温散结、和胃降逆, 干姜温中祛寒, 三味相伍, 辛开苦降和胃祛痞;白术、茯苓健脾祛湿;麦芽、神曲行气消食、健脾开胃;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丹参活血;甘草调和诸药, 益气健脾 。 便秘者加大黄, 是因大黄泻而不坚, 逐淤通径, 能保持肠道通畅以减轻肠胃负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