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荠菜需要掌握的种植技巧有哪些?


高产荠菜需要掌握的种植技巧有哪些?

文章插图

荠菜是有名的中药材 ,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 茎生叶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 , 生长于田野、路边 。 荠菜根茎具有明目的效果 , 根叶可治白痢 。 一般对于月经过多 , 目赤疼痛有很好的疗效 。 那么要种植出高产的荠菜需要掌握哪些技巧呢?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
高产荠菜种植技巧
(1)选地和整地:荠菜的适应性很强 , 除了利用整地成片种植外 , 也可利用田埂、风障后闲畦和地头地边种植 。 如成片种植 , 最好选择杂草较少地块 , 且前茬为蕃茄、黄瓜、玉米、大蒜苗 , 应避免连作 。 整地时深耕15厘米 , 施足基肥 , 整细耙平 , 做成2米宽(连沟)的畦 , 畦高15厘米 , 以便排灌 。
(2)播种:一般采用撒播 , 每667平方米春播为0.75~1kg , 夏播为2~2.5kg , 秋播为1~1.5kg 。 春播2月下旬至3月下旬;夏播7月下旬至8月中旬;秋播9月上旬至10月上旬 。 撒播时力求均匀 , 播后用脚将畦面轻轻踩踏一遍 , 使种子与泥土紧密接触 , 以利于种子吸水 , 提早出苗 。 如夏、秋期间用当年采收的新种子播种 , 由于种子尚未脱离休眠期 , 需到秋季才能萌发 。 故夏季播种常将种子放在2-7℃低温(冰箱)中 , 催芽后再播种 。
(3)田间管理:荠菜的抗逆性强 , 生长期间很少有病虫害发生;荠菜喜冷凉气候 , 播种后应覆盖遮阴网 , 一方面起遮阳降温作用;另一方面还可减少地面水分的蒸腾 , 傍晚时揭开网 。 春、夏栽培的荠菜由于生长期短一般追肥2次 。 第一次在2片真叶时;第二次在相隔15~20天后 。 每次每公顷施腐熟的人粪尿液22500千克或尿素150千克 。 秋播荠菜的采收期较长 , 每采收一次应追肥一次可追肥4次 , 施量同春播荠菜 。 荠菜种植的密度大需水也多 , 故要经常浇灌以保持土壤湿润 。 夏、秋期间在遇到雷阵雨后 , 要于次日清晨用喷壶将溅在菜叶或菜心泥浆冲掉否则影响生长 。
在正常气候下春播的5~7天能齐苗;夏秋播种的3天能齐苗 。 出苗前要小水勤浇 , 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出苗 。 出苗后注意适当灌溉 , 保持湿润为度勿使干旱 , 雨季注意排水防涝 。 秋播荠菜在冬前应适当控制浇水 , 防止徒长以利安全越冬 。
荠菜植株较小易与杂草混生 , 除草困难 。 为此应尽量选择杂草少的地块栽培、在管理中应经常中耕拔草 , 作到拔早、拔小、拔了 , 勿待草大压苗或拔大草伤苗 。
(4)采收
荠菜采收得当可以增加产量 。 一般用小刀挑采留小挑大 , 但注意收得均匀 。 苗稀的地方即使是大苗也要保留;密的地方苗小也要挑收 , 使留下的苗均匀生长提高产量 。 春播和夏播的荠菜生长较快 , 从播种到采收一般为30~50天;采收1~2次 。 秋播的荠菜从播种至采收为30~35天 , 以后陆续采收4~5次 , 长江流域可一直延迟到翌春 。 为提高产量延长供应期 , 采收时做到细收勤收 , 密处多收稀处少收 , 使留下的荠菜平衡生长 。
综上所述 , 如果农民朋友想种植出高产的荠菜 , 就要掌握好正确的种植技巧和管理方法 , 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大家留言点评 。
关于荠菜种植的内容就讲到这里 , 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
【高产荠菜需要掌握的种植技巧有哪些?】推荐阅读:开心果价格多少钱一斤?开心果的种植方法有哪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