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的高产种植技术介绍

【山药的高产种植技术介绍】

山药的高产种植技术介绍

文章插图

山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分布, 其良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也造就了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故此才吸引了广大的种植户 。 但有一些种植户反映自己种植的山药普遍产量不高, 事实上是管理没有到位, 那么如何种才能使山药的产量提上去呢?一起来看看吧 。

1、种植时间
山药的种植时间需要根据山药的生长习性和各地气候特点来决定 。 而根据山药的习性可以了解到, 播种时期的气温条件需要保持在10度以上, 且山药从种植到收获需要六个月左右, 所以一般山药会选择在春季进行种植 。 另外,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不一, 种植时间也会存在前后差异, 如长江流域地区一般在3月份种植, 黄淮海地区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种植, 而东北地区气温较低, 一般在5月份上旬种植 。
2、栽种处理
山药种植时要选择在地势较高, 土层深厚, 排水良好的地块, 同时要注意重茬带来的影响 。 种植前还需要需要开沟作畦, 同时每亩施加腐熟的有机肥4000公斤左右、草木灰1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等肥料, 肥料施在10到30公分的表土层 。 挖沟作畦时将挖出的表土放在一侧备用 。 而当春季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 播种时将垄上开10公分深的沟, 将种块放入, 覆土3公分左右, 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

3、水肥管理
山药的生长过程中追肥次数不宜过多, 2-3次为宜, 第一次追肥在上药苗期, 藤蔓上架之前进行, 结合山药苗情, 浇灌稀释的粪肥, 促进幼苗发根壮苗;第二次在山药藤上半架后进行, 每亩可以追施尿素10到15公斤左右;第三次在山药藤爬满藤架后进行, 可以每亩追施复合肥25公斤左右 。 浇水方面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情况进行, 山药属于耐寒作物, 不耐水涝, 早春容易发生春旱, 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避免幼苗遭遇干旱影响后期生长, 适合采用喷灌的方式进行浇水 。
4、采收管理
山药需要适时采收, 最适合的采收时间在霜降后, 山药的地上藤蔓逐渐枯黄, 地下茎块进入休眠期的时候, 此时的山药茎块生长的状态最佳, 无论从口感还是外形上都是最好的, 此时收获产量也最高 。

综上就是关于山药的高产种植技术等相关内容介绍, 当然实现山药的种植高产需要注意的要点远不止这些, 但大家一定要有全面的意识观, 从播种到收获都要做好不同时期的管理要点, 这才是提高山药产量的关键 。
关于山药高产种植的内容就讲到这里, 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
推荐阅读:影响山药质量的因素有哪些?搞清楚就能获得高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