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褐斑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桑树褐斑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近些年, 由于养蚕产业快速的发展, 种植桑树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但为了提高桑树的种植效益, 日常的种植管理必不可少, 尤其是一些病害的防治 。 而在桑树种植过程中, 经常容易遇到褐斑病等病害, 对于桑树种植的影响很大 。 那么其主要发生原因是什么呢?又该如何防治?一起来了解下吧 。

桑树褐斑病的发生原因
一般来说, 桑树的嫩叶比较容易感染褐斑病 。 刚开始染病时, 叶片上会有小斑点, 颜色为淡褐色, 呈水渍状, 在小斑点周围的叶片颜色变黄, 随着病害的严重, 小斑点逐渐变大成病斑, 呈不规则形状 。 而发生桑树褐斑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桑树褐斑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1、种植过密
有些农户在种植桑树过程中, 想达到更高的产量, 种植过程中栽种过密, 导致田间的通风性、透光性较差, 就容易导致桑树褐斑病的发生 。
2、施肥不均衡
不少种植户在种植桑树过程中, 会采取一次性施肥的措施, 并且主要是氮肥, 缺少其他的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 营养比例失调, 自身的抵抗力减弱, 容易感染褐斑病 。
3、引进感染病害的品种
随着桑园面积的不断扩大, 一些地区会从外部引起桑树品种, 导致一些带菌的苗木或者是一些容易感染病害的品种被引进, 进而在当地进行传播感染危害 。

桑树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1、选栽抗病性强的品种
在种植桑树时选择抗褐斑病强的品种, 同时要求具备叶表光滑、角质层比较厚等特征, 但各地的实际种植条件不一, 做到因地适宜即可 。
2、清除病原
做好清除病原工作很重要, 可以选择在越冬前彻底清理桑园中掉落的病叶 。 另外, 对于已经感染褐斑病的桑树, 剪掉病梢也是很好的防治措施, 可以将病枝、弱枝以及被虫咬过的树枝剪掉, 并且带出桑园集中处理 。
3、合理施肥
除了氮肥的施用外, 还要注重磷肥、钾肥以及有机肥的增施, 提高桑树自身的抗病能力, 同时还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
4、药剂防治
在桑树褐斑病发病初期, 要及时喷施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比如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或者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 根据防治效果, 中间间隔7-10天可再次喷施 。

总的来说, 为了提高桑树的种植效益, 种植户们不仅是褐斑病, 其他病害特征类型同样也要做到了然于心, 及时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 。 另外, 提醒大家的是, 在发病初期, 叶片上出现小斑点, 但是面积不大, 而且数量不多, 这样的情况下, 即使是患病的叶片也可以喂蚕 。
关于桑树褐斑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 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
推荐阅读:桑树四季施肥的管理要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