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 冬至大如年 数九过寒冬

冬至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
是最早被制订的一个节气
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古代非常重视冬至
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也被称为“小年”
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
二是表达冬至的重要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冬至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
过了冬至以后,白天逐渐变长
古人认为从冬至开始
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
日月天地的精神开始蓬勃发展,变得更加强大
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
这是伟大的一天!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
冬至寒,春节暖;冬至温暖,春节寒冷。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
冬至来年有雪有旱,冬至有空气降温半冬。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冬至在月初,岁末应寒;
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
冬至在月中,没有雪和霜。

李图片:视觉中国
冬至“三候”
一级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两次等待麋鹿角解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肖伟照片
“数九”的开始
冬至是“数九”的第一天。从冬至开始,就进入了俗话说的“数九”的寒冷日子。每九天算一个“九”,一直算到“九九”的八十一天,也就是“九出”、“桃花九出”,天气就会转暖。
《数九歌》
19,29别开枪
三九、四九冰上走
5月9日和6月9日看河边的柳树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十九加一九,到处耕牛
冬至饮食
北方饺子

王渔洋摄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全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包饺子、吃饺子,在这个冬天里别提多温暖了!
南方甜汤圆

王登虎摄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吃汤圆,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滕州羊肉汤

杨静
山东滕州一带,冬至被称作伏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图个好兆头。
苏州米酒

杨涛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闽南姜木鸭

图片来自台湾省《联合报》
在闽南地区,当地人会在冬至享用姜母鸭。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及米酒等炖煮而成,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别滋补。
冬至养生秘诀
一“躲”

中新社采访人员罗摄
冬至正是人体抵抗力最差的时候,人极容易受寒,也容易生病,所以,冬至前后养生的核心就是“躲寒、躲冷”,一定要做好防寒的工作,特别是中老年人,应注意保暖,这个时候老年人的发病率会猛增,患心血管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要提高警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