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疝的治疗办法有什么

【脐疝的治疗办法有什么】有些小宝宝,尤其是未足月的早产儿,脐带脱落后在肚脐处会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园形肿块,这就是“脐疝” 。当小儿平卧,安静时,肿块消失 , 而在直立 , 哭闹时肿块又突出 。那么,新生儿脐疝怎么办?治疗偏方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具体的讲讲小儿“脐疝”该怎么治疗比较好吧 。
用手指压迫突出部,肿块很容易回复到腹腔内,有时还可以听到“咕噜噜”的声音,如果把手指伸入脐孔,可以很清楚地摸到脐疝的边缘 。
妈妈怎么辨别宝宝脐疝? 宝宝发生脐疝的原因主要是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处,且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 , 留有缺损,形成脐疝发生的条件 。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腹泻、过多哭闹等,皆能促使脐疝的发生 。
婴幼儿脐疝一般有以下临床表现:
(1)婴儿出生后脐部呈半圆形的肿物隆起,大多如拇指头大?。?质软,在肿物的下半可见到脐痕;
(2)肿物在患儿哭闹或用力时增大,安静休息或用手挤压时缩小或消失;
(3)用手还纳疝内容物后可触及疝环,疝环直径多小于2.0cm 。
怎样帮助宝宝脐疝自然愈合?
随着年龄的增长,疝环口也会逐渐缩?。?一般在2岁以内部可自然闭合,因此只要没有腹痛,呕吐(肠子被环口夹住)或局部感染,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
如果脐疝较大,为了加快其愈合 , 可取一条宽约4~5厘米的松紧带,在其中心处用布固定半只乒乓球,球的凸面对准脐孔 , 使肠子不再突出,松紧带两头用可调节长短的扣子固定 , 压力应保持在既能保证肠子不再突出,而又不影响呼吸和吃奶为准 , 使用后每2~3小时检查一次 , 以防止皮肤擦伤 。
值得注意的是,曾有人主张用钱币压迫或绷带扎紧 , 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婴儿的腹部呈圆形 , 绷带过紧会造成局部皮肤坏死 , 所以还是应该用乒乓球压迫 , 这样既安全效果又好 。
小编推荐:治疗宝宝脐疝小偏方
1、将茴香籽炒后用纱布包好 , 用于熨烫患处,可以同时制作两包替换使用 。
2、把白附子研成粉末后,用水调后敷在肚脐处,再用艾灸辅助进行 。注:这种方法掌握不好容易造成对患者的烫伤 。
3、取山楂肉、茴香籽(炒熟后)各一两 , 研成粉末后糊成丸子,每次空腹用白开水送下 。
4、把葱白与食盐一起捣烂成泥状后,涂在患处 。
5、把吴萸、盐各60克一起炒热后 , 用纱布包好熨脐部 , 冷时可以加热水袋熨烫1-2小时 。婴儿疝气如何护理1.要尽量让宝宝情绪稳定,有个好心情;不要让宝宝接触灰尘或其他能引起咳嗽喷嚏的物品 。
2.让宝宝多休息,如果躺卧或者坐下时要轻推肿物和腹部,避免挤压 。
3.拒绝剧烈运动,像快速奔跑、久站、久蹲等活动尽量不要让宝宝参与,以卧床为主 。
小编提醒,宝宝疝气与气血不畅有关,所以可以有选择性地让宝宝吃一些营养的补气食物,肉鱼蛋奶,豆类都是可以的,还要注意预防便秘 , 用力排便会使疝气发生更远的移位 。宝宝患疝气以后往往体质下降,所以适度的锻炼能够帮助宝宝恢复体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