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括约肌拉伤怎么判断

我们都知道,肛门括约肌是肛门内括约肌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起闭合肛门和协助排便作用 。它平常呈收缩状态 , 关闭肛门,防止直肠内的粪便、液体、气体流出,维持直肠一定的张力 。肛门括约肌位于肛门内 。肛门括约肌一旦拉伤就会可能造成大便失禁 , 那么肛门括约肌拉伤怎么判断?
【肛门括约肌拉伤怎么判断】详细的病史和仔细的临床检查是正确诊断的基础,但Keating等[7]对肛门失禁患者研究发现,单凭临床资料和常规检查远远不够,经特殊检查后可发现有19%的患者失禁原因判断不准确,有16%需改变治疗方法 。对肛门失禁的诊断常需以下多种方法配合进行 。
1. 肛管直肠测压:肛管直肠测压是通过压力传感器将肛管直肠内的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 经计算机处理后分析肛管直肠功能的方法 。目前国内亟待普及 。检测指标包括肛管静息压、缩榨压、内括约肌长度、肛管直肠容积、直肠肛管抑制反射等 。肛门括约肌失禁产妇90%出现肛管静息压、缩榨压明显降低,42%出现括约肌长度、矢状对称指数降低[8],部分患者出现直肠肛管抑制反射消失 。
2. 盆底肌电图与阴部神经刺激实验:产伤性肛门失禁与肌组织病变和神经病变都有关,盆底肌电图、阴部神经刺激实验是肛肠动力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部分 。盆底肌电图对检测盆底功能十分重要 , 通过检测动作电位和肌纤维密度可鉴别神经性肛门失禁,此时动作电位成多阶梯状,肌纤维密度增加 。多电极检测可判断括约肌损伤部位[1 , 4] 。阴部神经刺激实验是通过刺激骶2至骶4神经检测潜伏间期,潜伏间期延长提示存在神经病变[1 , 4] 。肌电活动减弱、反常肌电活动、神经节病变是许多疾?。?如儿童大便失禁、盆底痉挛综合征等的常见表现 。
3.排粪造影:排粪造影是对模拟排便行放射学检测,可观察盆底肌肉功能、会阴下降程度、肛直角变化等 。多用于诊断直肠粘膜套叠、耻骨直肠肌肥厚等排便困难性疾病,也可用来检查肛门括约肌损伤 。用力加腹压时能保留注入的全部钡剂 , 即可确定为肛门有节制功能 , 不自主漏出大量钡剂是肛门失禁的可靠指标[9] 。
4.腔内B超:直肠腔内B超可检测肛管括约肌的形态完整性,可测量肛管前、后、侧壁内、外括约肌的厚度,是目前诊断括约肌损伤的重要方法 。直肠腔内B超对肛管齿状线上1.5 cm以下括约肌损伤诊断率较高[8] , 阴道腔内B超则可准确观察肛管直肠前部括约肌损伤,对上部损伤敏感[1] 。腔内B超也可通过观察回声紊乱来诊断会阴神经损伤后内、外括约肌的退行性改变 。因此 , 腔内B超在肛门失禁的诊断、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相信大家看了以上对于肛门括约肌拉伤的介绍,对于肛门括约肌拉伤怎么判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你详细的阅读上文以后,你就会知道怎么判断肛门括约肌是否拉伤 。一旦发生拉伤,我们大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治疗给你的生活带来不便 。祝你身体健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