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保健食品认识存在的误区

保健食品的认识误区有哪些!药物是以治疗为目的的,如抗感冒药专门针对感冒患者 , 可以缓解感冒症状 。止泻药可以起到治疗腹泻的作用 。而保健食品无治疗功效,如腹泻吃保健食品是不能起到治疗作用的 , 但某些保健食品能够促进体内的一些代谢、使身体产生一定的抵抗作用 。
保健食品的认识
这股保健食品热的兴起 , 购买和食用保健食品的人越来越多 。但是大多数人对保健食品的认识 , 选择上都有错误或者不健全的理解 。
一.保健品首先不是药品,能调理生理功能,但是对治疗疾病效果不大 。可以用来进行辅助治疗 。国家对保健食品的功能规定有27种,包括:免疫调节、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延缓衰老、改善记忆、改善视力、促进排铅、清咽利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抗突变 , 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减肥、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美容、改善胃肠道功能 。
同时,在保健食品包装标签上不能含有或暗示具有治疗作用 。凡是超过上述27种保健功能范围的宣传都是违法的 。
二.注意标志和批号 。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预包装食品容器上(食品标签)应有卫生部对这一食品的批准文号和卫生部规定的保健食品标志 。国产保健食品为:卫食健字 第号 , 或者国食健字 第号,进口保健食品:卫进食健字 第号 。
三.保健食品的标签除与普通食品应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外 , 还应注明适宜人群,食用量及食用方法 。
四.保健品不可以代替药品 。一种新药品的面市,必须要有大量的临床试验,并通过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保健品没有规定治疗的作用,不需要经过临床验证,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就可以上市销售 。
五.理性选择保健品 。每种保健品都有适宜的人群,选购时应该按照个人的差异,认真选择 , 不能按照送礼习俗 , 胡乱的选择,只买贵的 , 不买对的 。
保健食品系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
保健食品不同于一般食品,因为它强调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增强抵抗力、以及美容等特定调节肌体功能的作用 。而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与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
保健食品和药品也有区别,药品是用于疾病的治疗、诊断和预防的 。保健品是用来保健和辅助治疗用的,两者之间有着明显区别,主要表现在 1、生产及配方组成不同;2、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同;3、疗效方面的区别;4、说明书和广告宣传不同 。
保健食品是处于普通食品与药品之间的一类特殊食品 。人之所以会需要保健食品是因为人的健康状态有不同的阶段 , 各有不同的需求 。在健康、疾病潜伏期、生病、病愈康复期都需要不同的保健食品来调剂身体的需求 。
在保健食品中,有些是保护机体的正常功能,有些是促进机体功能的正常或超常发挥,有些是延缓机体各项功能的下降趋势,有些是调节机体出现的不正常生理指标 。所以保健食品的一处是很多的 。
保健食品的标志为天蓝色图案,下面有“保健食品”字样 。国家工商局和卫生部对有关涉及到保健食品的广告在面积和表现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
保健食品主要有两种分类 , 一种的按功能分类 , 一种的按功效成分分类 。2003年5月1日起实施的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将保健食品的功能划分为27类 。《保健食品通用标准》规定,保健食品应有与功能作用相对应的功效成分及其最低含量 。功效成分是指能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 , 目前主要包括9类 。
国产保健食品的申报需经过初审、终审两级审核 。初审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终审在卫生部进行 。进口保健食品的申报仅需经过评审一级审核,评审在卫生部进行 。
申报保健食品需要完成以下检验项目
1、安全性毒理学试验;
2、功能学试验
3、稳定性试验;
4、卫生学检验;
5 、功效成份鉴定试验.
国产保健食品申请者到卫生部认定的31家功能学检验机构进行各项功能学试验;到各地省级卫生防疫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进行毒理学试验、卫生学试验、稳定性试验、功效成份鉴定试验 。其它项目可去卫生部认定的健康相关产品检验机构进行 。
进口保健食品申请者须到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进行毒理学试验、卫生学试验、稳定性试验、功能学试验、功效成份鉴定试验 。其它项目可去卫生部认定的健康相关产品检验机构进行 。
保健食品的选用原则有:首先 , 要弄清口服保健品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牢记保健品服用原则 。原则有:1、因人而宜 。2、因时制宜 。3、适度为宜 。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遵照医嘱 。
2、力选天然制品 。
3、以中医药学观点为指导 。
4、注意质量和生产日期 。
对保健食品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将保健食品当作营养之根本
有些人把保健食品当饭吃,以为吃保健食品就能够完全补充身体所缺的营养素 。实际上,这对身体十分不利 。因为某些保健食品只有强化或改善某一种功能的效果,却不能成为提供身体物质营养和能量的根本来源 。人体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 主要来自于平常的膳食 。俗话说 , “民以食为天”,在摄入必要的主食后,蔬菜、水果等食物也要保证 。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 , 只要食物品种多样,就能使人体获得全面的营养 。所以 , 仅以保健食品来代替由身体各器官共同参与摄取营养的过程,从长远看对健康是不利的 。
误区二:听信保健食品广告
有些老年人保健意识非常强,甚至在没病的情况下也希望通过服用保健品加强营养和防病能力 。一看到广告上说某某产品能起到防止衰老、保持青春等等功效,或是某些慢性病能够治愈的夸大宣传 , 就趋之若骛 , 自己购买或是让儿女买了送给自己 。实际上,有些产品并没有其宣传的那么好 。另外,保健食品只能预防和调节机体的亚健康状态,不可能治愈慢性病 。所以,如果不经医生指导就盲目服用,很可能影响治疗甚至加重病情 。
误区三:容易轻信“伪科学”
有一些产品经销商或厂家打着“伪科学”的幌子,对老年人举行“健康讲座”推销保健食品、或是不断通过赠药等手段,诱惑老年人掏钱购买保健食品……有些老年人容易轻信虚假广告 , 上当受骗,不但花了钱,甚至还会延误治疗时机 。
误区四:服保健食品没有副作用
很多人认为,保健食品只有补的作用,吃多了也不会危害身体 。实际上,有些保健品含药物成分 , 吃过量会产生毒副作用,甚至加重病情 。每个人的身体都有一个保持自我平衡的能力,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保健品 。如果是一个健康的人,而且在正常的生活条件下,他可以保持健康,就不必要服用保健品 。
保健食品的认识误区有哪些!总之,只要察觉到肾脏出现异常,即使没有症状也不要置之不理,应及早对症治疗 。有的不经过慢性化的过程,迅速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
如何正确认识保健食品
(1)“保健食品”是药品还是食品
以前存在批准文号为“药健字“的产品,也就是所谓的“保健药品”,但国家监管部门已经全部取消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或者是药品,或者是保健食品 , 没有保健药品 。保健食品首先是食品,而且必须有保健是哦批准证书及“卫食健字”或“国食健字”批准文号 。
(2)保健食品能不能治病
目前一些保健废品宣传广告有意代替混淆保健食品与药品的界限,明示或暗示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但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 , 药品上市前要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 , 而保健食品没有规定治疗的作用,不需要经过临床验证 。
(3)保健食品能不能与要配合用
保健食品通常含有多种物质,为避免与药物出现相互作用,如果需要合用,应将服用保健食品和服用其他中、西药品的时间错开1~2小时为宜 。一般保健食品中含有补益类的中药 , 可能与某一些中、西药品之间讯在相互作用,如果合用,可能影响药品的资料效果,甚至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应避免何用 。
【健康养生 保健食品认识存在的误区】结语:以上就是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全部内容 , 如今市场上保健食品乱市现象很严重,大多患者都具有患病乱求医的思想,让很多不法商人找到了商机 , 希望广大消费者一定要提高意识 , 要去正规的药店保健食品店里面购买产品 。不能轻信广告上的宣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