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时常犯八个错误让你浑身是病


走路时常犯八个错误让你浑身是病

文章插图
走路是每个人都喜爱的运动 。看似简单的动作,可真正做对的没有几个 。根据相关的刊文指出 , 低着头走路、内外八字等走路方式不仅姿势难看,还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纠正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犯的八大走路错误,一起来看看吧 。
养生误区
错误一:低头含胸
很多人走路都习惯性的低着头走,这种走路方式很容易造成身体的疲劳 。并且,子啊低头走路含胸时会对肺部造成挤压,使得呼吸急促,进而影响心肺功能 。等时间一长了,你就会发现自己呼吸非常浅,呼吸时在空气还没有进入肺部时候就被吐了出来 , 这样很不利于身体的供氧 。正确的方法是,抬起头挺起胸 , 下巴保持与地面平行,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颈肩的酸痛 。
错误二:步子太大
很多人觉得迈着大步走路“雄赳赳、气昂昂”,是精神好体力好的表现,尤其老人锻炼的时候,更容易大步走路 。“其实,这样的姿势也会伤身体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研究室副教授苟波说,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迈大步时,往往是大腿带动小腿“甩”出去,脚“砰”的一下落在地上 。这种姿势走路,脚掌的缓冲力变差 , 对膝关节不好的人来说,会加重关节损伤 。日常走路 , 用自己最舒服的步幅即可;如果是健步走,步幅可稍微大一些,但以不影响脚着地为宜 。
错误三:脚掌拖地
部分人因为太累、鞋子太重、胫骨有伤或是腿部肌肉力量太差,走路时脚无法从脚后跟到脚趾“轮转”起来,而是脚在地上“拖沓”着,落地时也是全脚掌着地 。这种走姿缓冲也较差,容易造成关节、肌肉、足弓的劳损 。此外 , 这样走路,还容易给人以邋遢的感觉 。
养生专家建议这样走姿的人,应该要加强对小腿、脚踝的锻炼 , 方法都很简单,只要平时走路踮起脚走路就行了 。垫脚的练习可以再你爬楼梯时,用脚尖着地,后脚悬空的方式,每天坚持练习20次,效果最好 。
错误四:不摆臂或摆臂幅度过大
正常情况下,走路时挥臂是为了平衡双腿的运动 , 如果有效摆臂,运动者不但可以走得更轻松,而且会获得更大的动力 。如果走路时不摆臂,行走的平衡性就会受到影响,容易“顺拐” , 甚至摔倒;如果摆臂幅度过大 , 一则会影响速度,二则会导致上臂过于疲劳,甚至拉伤 。陆一帆介绍,摆臂的正确姿势是 , 上臂自然下垂,走起来后,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摆臂幅度在30—45度之间为宜 。
走得慢时摆臂幅度小;如果是快走,可以像跑步一样,双手握拳 , 手臂弯曲90度,稍微增加摆动幅度 。
错误五:内外八字
走路如行车,车轮总应是平行的,歪轮子不可能滚得动车子 。但是走路时,能走正的人却很少,多数人都有轻微的内外八字 。其中,内八字比较少见,多数人都是外八字 。外八字的成因与走路习惯有关,即移步时须左右移动重心,故而脚尖习惯向左右外撇 。这样的走姿 , 既不舒服也不雅观 。正确方法是,行走时找到地上的一条直线(地砖或水泥缝),一脚先对好,脚尖脚跟对齐直线,另一脚与之保持平行 , 然后照此方向行走,慢慢就可以纠正错误的姿势了 。
错误六:选错鞋
不适合走路的鞋有这几个特点 , 首先鞋底过薄 , 走路时会有硌脚的感觉;第二是鞋底过厚过重,走路时感觉腿特别“沉”,或是落地时声音特别大;第三是鞋帮过高,有些人穿着户外运动鞋走路,虽能对脚部提供充分保护,但过高的鞋帮不利于足踝的灵活运动;第四是鞋底过硬,鞋底无法弯曲来适应走路时脚底的“滚动” 。美国认证马拉松教练温迪·博加德纳建议,最好选择“慢跑鞋”或者“综合训练鞋” 。
在选择鞋子的时候要注意,选择轻点的 , 用手掰一下看鞋底是否弯曲自如 。还有就是后跟也要有突起的垫子,它能有效的保护跟腱 。穿上去试试看,是否有轻微的弹力 , 注意鞋底也不能太软 。此外,每天坚持走路半个小时,穿的鞋子最好比平时第一点的 。
错误七:身体倾斜
苟波说,不少人走路时身体站不正 , 会向前后或左右两侧歪斜 。这样的姿势容易引起背痛,也影响走路的速度 。要改变身体倾斜的行走惯性,通过仰卧起坐来加强腹部肌肉,有助你站得更直 。
错误八:鞋子超龄服役
鞋子也像车子一样 , 行程超过800公里就要更换,否则缓冲和保护作用就会降低 。苟波说,最好的检查方法就是看看鞋底“花纹”的磨损情况 , 如果这些防滑的条纹几乎磨平,那就证明该换双新鞋了 。
正确的走路姿势
正确地走 , 上体伸直,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过于用力 , 心情舒畅,步伐轻松 , 飒爽英姿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下面将正确走法归纳为五个要点 。重要的是五个方面的动作要协调成一个动作 。五个动作作为一个整体,形成走这个动作 。最基本的是腰要伸展,腰若弯,就不能恰当地支撑体重,上体也不能直立 。其他五个要点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
上体伸展
上体笔直 , 下巴前伸,高抬头,两肩向后舒展 。这样,脊柱伸直 , 轻微呼吸时,腹部稍有起伏 。用这种姿势走,你会觉得是用胸走、用腰走 。因为走的时候,胸和腰稍向前突出 。这种姿势与那种直通通像个棍似的直立姿势不同 , 它要求上体稍向前倾,走起来飒飒有声 。这样走,不但看起来好看,还有一定道理 。首先 , 下巴突出、抬高头,气力充实 。这时就像头顶有根绳吊着上体似的,而且好像线头有几米长 。这样专心致志,思想集中在一点上 , 精力自然旺盛 。
其次,两肩向后拉,肺部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气 。由此点出发,可以看出走是一项可持续时间长的运动 , 这么说毫无勉强,由于两肩向后拉,两手才可大幅度摆动 。需要指出,即使说两肩向后拉,也不要有意用力向后拉,而是自然向后 。脊柱伸直后,就可调整全身的姿势,并使身体维持平稳 。无论用多大劲走,都要采用这种姿势 。
轻微呼吸时,腹部略有起伏 。这说明腹部处于轻度紧张状态 。这样可减轻腹腔内的脏器对腰的负担 。最后一点,在走时胸和腰感到位置稍微提向前方 。这样有利于迈大步 , 而且腿部有从后面反弹过来的感觉 。这种姿势走起来很帅,易于坚持 。
伸直膝盖
展开膝盖,并非僵硬、不灵活,而是使伸直的膝盖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行走 。膝关节伸直了,步伐变大 。大步走必须伸直膝盖 。至于步幅到底多大,应使你觉得舒服为好 。伸直膝盖有个窍门 。伸直膝盖走时 , 上体稍向前倾,好像要倒下来似的 。后腿蹬,这样前腿膝盖自然伸直,步子也迈得大了 。
此外前脚向前迈出时 , 同一侧腰也好像向前运动,腰与腿要有效配合 。走的时候要大腿带动小腿,膝伸直 , 步幅也就大了 。膝盖伸展开,上体自然保持端正,速度也出得来 。这就是伸直膝盖的理由 。如果走的时候膝盖是弯曲的,腿只有一部分肌肉起作用,这样易觉疲劳,腿部很快会没劲儿 。脚跟先着地,再将身体重心移到脚尖前脚着地时,脚跟先着地 , 身体重心落在脚跟上 。
然后 , 身体重心由脚跟通过脚掌向脚尖方向“滚转”,最后到达脚尖 。实际上,有人走路时,身体重心是由脚跟马上移到脚尖 。也有人用脚尖着地,这么走 , 属芭蕾舞等特殊情况 。关于身体重心从脚跟到脚尖的滚转有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脚跟着地,不等于脚跟承受全部体重,也不意味着脚跟使劲儿踏地,使劲踏会震
脑袋
练习时,不抬胯,后腿膝关节弯曲 , 然后向前自然摆出 。这样,只有前脚脚跟着地 。抬高大腿的“高抬腿”走,消耗的能量太多,不属于现在提倡的自然走法之列 。需强调的是 , 脚跟不承受全部体重 , 身体重心移动是流畅地在整个脚底下进行 。前脚着地瞬间,后脚尖同时蹬出 。身体重心移动是顺理成章的事 。因此,支撑体重的点不是脚跟,而是后脚大拇脚趾趾根附近区域 。
脚向正前方迈
上体伸展 , 膝盖伸直 , 走起来脚自然向前迈 。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后腿要伸直 。腿伸直,膝盖伸直,前脚自然向正前方迈 。前脚向正前方迈出,脚的内侧足迹形成一条直线 。一般人们总觉得脚尖多少有点向外撇 。有时为追求速度,向外撇点很有必要 。有的人慢步时也脚尖外撇 , 俗称八字脚 , 这样走较稳定 。前脚向正前方踏出的动作和后脚重心转移是有一定关系的,当脚跟着地,身体重心在整个脚掌上滚动,由脚跟移向脚尖,后脚以第一、第二和第三脚趾为中心踢出,形成前脚向正前方踏出的动作 。
脚掌的其余部分发挥弹力的作用 , 使步行圆滑、流畅 。步子迈大了 , 你就能掌握昂首挺胸,有韵律走的要领了 。顺便说一下“螃蟹步”的走法 。这是脚尖向外撇,脚跟外侧着地,大拇脚趾内侧踢地 。此外,它的特征是弯腰、屈膝、驼背,并且脚不要向正前方迈 。
摆胳膊
摆胳膊对走也很重要,时常会看到一些人,走路时,两手插在衣袋里 。这种走法不对 。这样走两肩收拢 , 走起来松松垮垮 。胳膊摆得好坏 , 还要看手与脚的动作是否同步 。因为在走这个动作中 , 手与脚 , 或者说胳膊与腿有密切关系 。胳膊与腿的动作也是相互关联的 , 右脚向前迈出 , 左手向前摆 。其中 , 特别是当膝盖伸直,脚向正前方迈时,与脚的动作相对应,胳膊自然摆出
如果摆的比肩还宽,膝盖易弯曲 。摆动时,大拇手指似触非触衣服为佳,在不受力的状态下,胳膊摆动时,肘部分自然伸与折 。最近美国流行一种训练方式,叫做“运动式走” 。这股风也传到了日本 。其特点是胳膊要摆到90度 , 臀部也要左右摆动,精神要饱满 。我倒认为自然摆动更好些 。美国的“运动式走”可能适宜训练 , 但人为因素较多 。估且不论它在平地有何利弊 , 起码这种走法不是到处可行的 。因而,还是把胳膊自然地甩起来吧 。
【走路时常犯八个错误让你浑身是病】 总结:上面的八个走路的误区我想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多,知道了错误的走路方式危害性 。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姿势走路,不仅让人看着有气质,而且对身体还有好处,还能避免了腰腿疼痛的病症的发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