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这几个部位要保护好

在孕期除了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以外,还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哦,那么你知道在孕期的这些部位要保护好吗?
女性怀孕后是一个生理变化非常的过程,不管是内在或者是外在都会因为怀孕而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 。怀孕后的孕妈妈要正确的认识身体某些部位可能发生的变化,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到加倍的呵护,这样在孕期里就能当一个既漂亮又健康的孕妈妈啦 。

怀孕后这几个部位要保护好

文章插图
1、牙齿
怀孕后对牙齿的护理要比平常更为重要 。怀孕后体内的激素变化可能会使孕妈妈的牙龈轻微的肿胀,从而使它在刷牙时更容易出血,另外也使其对细菌更为敏感 。孕妈妈至少每天刷牙两次 , 确保每次刷牙时间为三分钟,并且最好在饭后进行 。
2、乳
在怀孕40天左右的时候,由于胎盘、绒毛大量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致使乳腺增大 , 而产生乳房胀痛,怀孕3~4个月,大部分人乳房已开始变大,除了轻微疼痛,偶而还会摸到肿块 。所以日常孕妈妈在洗浴后正确按摩乳房 。每次清洗乳晕和乳头后 , 用热毛巾敷乳房并用手轻轻地按住,用手指腹在乳房周围以画圈方式轻轻按摩 。
3、腰部
当我们肚子慢慢变大的时候 , 我们的身体负荷也在慢慢增加,从而导致身体重心向上向前移动,此时我们的骨盆就容易产生倾斜,腰椎弯曲度也会增加,而引起腰疼 。平时坐的时候最好选择带大靠背的椅子,再加一个靠垫,尽量往后坐,让腰部可以一个比较舒展的状态靠在椅子背上 。膝盖与臀部要处于同一水平,双腿可以适当平行叉开,把身体的重心放在脚心 。
【怀孕后这几个部位要保护好】 4、腿
在怀孕的过程中 , 由于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和血液循环系统对怀孕的适应,孕妈妈的体液增加;另外,到了中后期,由于子宫变大,压迫到静脉,以致静脉血回流变慢 , 积压在血管中的液体滞留在身体末梢,就会造成水肿 。孕妈妈在孕期体重逐渐增加,双腿负担加重,腿部的肌肉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另外,怀孕后,对钙的需要量明显增加 , 所以很多孕妈咪会因为缺钙发生抽筋现象 。夜间血钙水平比日间要低,故小腿抽筋常在夜间发作 。
5、私密处
怀孕时,由于雌激素的作用造成阴道充血,阴道会显得红润、偏暗红色、黏膜增生、腺体分泌旺盛,并造成分泌物的增加 。保持阴部清洁、干燥,还要勤换内裤,特别到了孕期28周后 。此外,尽量穿着透气、棉质内裤,少使用护垫,若真的必须使用,1~2小时必须更换干净的护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