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七大误区,宝妈要警惕!

很多宝妈们都知道坐月子有很多禁忌 , 为了自己的身体快速恢复,都会遵守那些习俗,那么你知道吗?坐月子七大误区,宝妈要警惕!
生娃前,
都喜欢说“他们生孩子怎么这样、那样....”
心里也默想:我以后生孩子绝对不会这样!
生娃后 , 
全变成了“好的、是的、我知道了...”
慢慢变成了当初自己嫌弃的样子 。
“坐月子”简直是一段“心肝脾肺痛”的经历!
在坐月子期间
许多妈妈都被婆婆说教过:
不能洗头梳头、
不能洗澡、
不能头吹风、
必须长期卧床、
.......
好了 , 前方高能,
各位爸爸妈妈要注意节奏感哦!

坐月子七大误区,宝妈要警惕!

文章插图
1“坐月子”不能洗澡?
整个人散发着难以言说的味道!
传统观念认为,妈妈分娩后全身毛孔和骨缝都会张开 , 加之气血两虚 , 如果洗澡,风寒侵袭身体导致周身气血凝滞,流通不畅 , 日后出现月经不调、身体肌肉疼痛等症状 。
国外女性生完娃就洗澡,也没见得她们的身体比我们差多少!
实际上,妈妈生完宝宝会出大量的汗 , 是可以洗澡的(需听从医生建议) 。
我们要知道,产后清洁身体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可以帮助妈妈解除分娩疲劳,保持心情舒畅;还可以保持会阴伤口的清洁 , 有助于切口愈合等 。
假如是剖腹产,用保鲜膜保护住伤口就好 。所以 , 妈妈请大胆的去洗澡吧!
2“坐月子”一定得盖被子吗?
小心出现产褥热!
传统观念认为,坐月子的妈妈比较虚弱,怕落下什么?。?妈妈就需要穿厚点,盖厚点 。
实际上 , 坐月子时,妈妈通常会感觉比较怕热,出大量的汗 。
妈妈出的汗 , 不是“虚汗”而是“褥汗” 。
怀孕的时候,孕妇体内血液容量会增高,生完宝宝后 , 多出来的水分,会通过汗液排出去 。
所以,妈妈在生完宝宝以后出汗是正常的 。
感觉汗多又热的时候,一定不要盖一层又一层的被子来“捂”,假如体温超过 38 度,就要去看医生!
因为曾经就发生过产妇被活活捂死的事件,还不止一起:

坐月子七大误区,宝妈要警惕!

文章插图
看到这里 , 妈妈是不是感到后脊背阵阵发凉,原来死亡曾离我们那么近!
3“坐月子”不能洗头梳头?
恭喜你,新一届的造型被你承包了!
传统观念认为,妈妈分娩后毛孔长大 , 洗头易使湿寒侵入头皮,日后会落下病根,即头痛、脱发等 。
实际上 , 咱们坐月子是可以洗头梳头的,不仅可以去掉妈妈头发中的灰尘污物 , 保持卫生清洁 , 刺激头皮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最重要的是 , 妈妈再也不用忍受一头“油腻腻”的头发,连孩子、老公都嫌弃的走远了......
4“坐月子”不能刷牙?
我想可能你都不用说话了
传统观念认为,生个孩子掉颗牙,月子里如刷牙漱口会动摇牙根 , 伤及牙龈,造成牙齿松动,脱落等 。
其实坐月子时妈妈刷牙,牙齿不会松动的,而且在月子期间,每天都要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容易形成牙菌斑 。
如果不刷牙,会使食物的残渣留在牙缝中,在细菌作用下发酵、产酸、导致牙齿脱钙 , 形成龋齿或牙周?。?并引起口臭、口腔溃疡等 。
有些妈妈出了月子,去看牙医,还一脸无辜和委屈说“生孩子之前好好的,都是这生孩子闹的”!
5“坐月子”必须长期卧床?
看来被忽悠的不轻!
传统观念认为 , 妈妈生孩子消耗大量体力,月子里产妇必须躺在床上,这样才能让身体快速恢复 。
实际上,产后较长时间不活动,会很容易使妈妈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及肠粘连,特别是剖宫产的妈妈 。只有在产后适时适度地进行一些活动 , 才可增加虚弱有腹肌收缩力,促进子宫复原,同时有助于恶露排出 。
妈妈坐月子要适当的活动活动哦!
6“坐月子”不能吃盐?
你给我天天喝白汤试试!
传统观念认为,妈妈在坐月子期间吃的菜和汤里都不能放盐,否则会影响奶水甚至会没奶 。
真的是这样吗?
要知道 , 盐中含有钠 , 如果缺钠,就会出现低血压、头昏眼花、恶心呕吐等;如果妈妈限制钠的摄入,影响了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同时就会影响食欲,进而影响泌乳 。
所以,月子里的妈妈不能“忌盐”;如有高血压、肾脏等疾病的妈妈,需要遵从医生的建议 。
【坐月子七大误区,宝妈要警惕!】 7“坐月子”天天喝汤,奶水会更有营养?
我不是一头奶牛!
传统观念认为,天天只喝汤催奶快,认为营养在汤里面?
实际上,对“月子汤”我们都产生了误区 。
煲两个小时以上的汤中 , 蛋白质含量仅为肉中的5%左右,还有95%的营养成分留在肉中 。喝汤都喝饱了,哪儿还有心思去吃肉!所以,到最后的最后,妈妈胖了,宝宝依旧长得瘦瘦的 。
想要奶水好,妈妈喝汤的同时,应该保证蛋白质丰富的鱼虾、肉类等的摄入 。
章岚结语:
科学“坐月子”才能有好身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