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7代表什么意思 数字背后大有玄机

人的寿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每个人都但愿自己能够活的长久 。
但是生老病死也是天道,任何事物都不能逃离他的规律 。无论平民还是天子,在生老面前都是平等的 。
即便一统天下的秦始皇,扫灭匈奴的汉武帝,还有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无论拥有多大的功绩,面对死亡也是无可奈何的 。
由不得,很多帝王到了晚年都在寻找“长生不老药”,最终也只能抱憾终生 。
说到寿命,自古以来在民间都流传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俗语 。
这两个年龄,一直被古人视为阳寿的两道关卡,老年人谈及更是闻虎色变 。它们到底是迷信,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呢?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玄机?

数字7代表什么意思 数字背后大有玄机

文章插图
一、两大圣人的辞世年龄
与现代人相比,古人的年龄要小很多 。尤其是秦汉之前,战乱频发,平均年龄不超40岁 。
而我国的两位大圣人孔子和孟子,却都是高寿 。
“至圣”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享年七十二岁,虚岁七十三岁 。
“亚圣”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逝于公元前289年,享年八十三岁,虚岁八十四岁 。
在古代,孔子和孟子的影响力极高,一直被钦定为是圣人的存在,甚至很多帝王对其二人都是尊崇有加,普通老百姓更是仰望般的供奉 。
由是,两位圣人去世后,他们的年龄也成为两道不可逾越的门槛 。
【数字7代表什么意思 数字背后大有玄机】甚至在唐朝之前,七十三和八十四这两个数字的使用都是有忌讳的 。唐之后,包容和开放之后,这两个数字才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 。
二、“天年”之下的打折
天年,就是上天赋予的年寿,古人非常尊崇,在上古奇书《黄帝内经》中就有提及 。
《黄帝内经》中记载,人的天年是120岁,即2个甲子 。每个甲子60岁 。
古人认为,一个人只有活过了60岁,完成了一个甲子,才能称之为“一寿” 。
只有过了“一寿”,才能做寿和庆寿 。所以民间流行过六十大寿、七十大寿等 。几乎没有过60以前的寿,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
如果一个人没活过60岁,被称为“夭”,夭折的“夭” 。
超过60岁之后,就可以按照天年的岁数来打折了 。打九折,是108岁;打八折,是96岁;打七折是84岁,打六折是72岁 。
由此,也便出现了“七十三和八十四”的说法 。
数字7代表什么意思 数字背后大有玄机

文章插图
三、人类的生命周期
万事万物皆有规律,包括人的身体和寿命,其实也是有规律的 。
《黄帝内经》中记载,女人的身体变化和生命周期是以“7年”为计数;男子的身体变化和生命周期以“8年”为计数 。
也就是说,女性在21岁到28岁时,身体机能是最好的,也被称为“最佳生育年龄”;一旦到了七七四十九岁之后,不仅不能生孩子了,身体机能还在慢慢退化 。
而男子的身体变化周期是“8”,相对女性较晚,所以一般来讲女孩比男孩在同样年龄更成熟,而过了中年之后,女性比男性衰老的更快 。
关于《黄帝内经》中的“7”和“8”的周期,也暗合了《易经》里的兑卦和艮卦 。
其中,兑卦代表的是“7”,代表的是女子;艮卦代表的是“8”,指代的是男子 。
有了这一规律,“七十三和八十四”就好理解了 。八九七十二,七乘于十二就是八十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