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的洗茶工序

中国茶道的洗茶工序
洗茶之礼自古有之 , 作用有二:一为“去尘”;二为“醒茶、润茶” , 以唤醒茶质 , 便于茶叶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 。前者是从清洁卫生的角度而行洗茶之仪 , 后者则是为更好地品味茶之香气和滋味而设洗茶之礼 。人们在冲泡乌龙茶、黑茶、普洱茶、红茶等茶时 , 往往习惯把第一泡茶水倒掉 , 并称之为“洗茶” 。
【中国茶道的洗茶工序】对于“洗茶” , 今人常误以为由于茶叶不洁 , 因此要洗茶 , 甚至一些茶人也如是解释洗茶的作用 。其实不然 , “洗茶”自古有之 , 除“去尘”之义外 , 亦有“润茶、醒茶”之效 , 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品味茶的香气和滋味 。“洗茶”不仅是茶饮时的一道必要的程序 , 同时它还是中国五千年饮食文化和文明礼仪於茶饮时的一个体现 , 含蕴着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涵、文化底蕴和高雅深沉的审美情趣 。
孔子《论语·乡党》篇中提到:“食不厌精 , 脍不厌细 。食饐(yi , 音‘易’)而餲(ai , 音‘爱’ , 饐与餲同义 , 都指食物腐败变味 , 但餲的程度更重) , 鱼馁(nei , 音‘内’ , 鱼腐烂为馁 , 肉腐烂为败)而肉败 , 不食 。色恶 , 不食 。臭恶 , 不食 。失饪(意指烹饪火候失当) , 不食 。不时 , 不食 。割不正 , 不食 。不得其酱 , 不食 。……”此段文字反映了中国自古以来的饮食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 , 其主要内涵有两层:一是饮食要讲卫生 , 这是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重要措施;二是饮食制作时应讲究选料、加工和烹调方法 , 不可粗制滥造 。沏泡茶叶所含有的“洗茶”之程序 , 正是这种饮食文化在茶饮上的一种表现形式 。洗茶一可以去除中茶叶中可能夹杂的灰尘等不利身体健康的杂质 , 二可以通过“醒茶、润茶”迅速将茶汤品质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 使饮茶人更快、更好地品饮到最佳口味的茶汤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