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三字经》养生、养心、养性,收藏一下吧!

养生是一种文化,中国的养生是植根于中华儒、释、道传统文化土壤上的一朵奇葩 。正如近代科学技术史专家,英国李约瑟所说“在世界文化当中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 。中华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它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中华养生与儒、释、道文化分不开,要想领略其中无限风光,就必须深入传统儒、释、道文化当中 。笔者从事中医养生临床工作多年,工作的需要以及个人兴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尤其热衷 。于是尝试摘录儒、释、道等经典著作中关于养生方面的论述,以三字经形式编辑成为“养生三字经”,仅为大众提供养生方面参考资料 。
总序养生者、身心性,[1]
一而三、三而一 。[2]
培正气、治未病,
我健康、我作主,
顺自然、常知足,[3]
能老实、可转境 。[4]
健康长寿《三字经》养生、养心、养性,收藏一下吧!

文章插图
养身曰养身、守中道,
察阴阳、平为期 。
人之身、阴阳体,
治病者、必求本,
生之本、本阴阳,
阳化气、阴成形 。
春夏阳、秋冬阴,
日出作、日入息 。
法阴阳、和术数,
从则生、逆则死,
敬者昌、慢者亡 。
养生者,要生信,
人之初、本无病,
命在我、不在天,
诸病疾、在乎己 。
精气神、人身宝,
有后果、有前因 。
凡是药、三分毒,
勿滥补、勿滥泻 。
药攻病、谷为养,
节饮食、知忌宜,
饮食倍、脾胃伤,
荤素配、需均匀 。
动形体、勿过度,
若过度、尤不及,
练太极、五禽戏,
调经络、畅血气 。
避风邪,慎起居 。
贪睡眠、也是病,
过多睡、昏沉起 。
话说多,不如少,
多言语,也耗气 。
物速成,则疾亡,[5]
慢生活,莫要急 。
情与志、要控制,
发脾气、最伤人,
怒伤肝、忧伤肺,
恐伤肾、思伤脾 。
正气存、邪不干,
邪气凑、正必虚 。
上工者、治未病,
病为本、工为标,
三分治、七分养,
医与药、所不及 。[6]
大自然、真神医,
有法度、不偏倚 。
健康长寿《三字经》养生、养心、养性,收藏一下吧!

文章插图
养心曰养心、贵能仁,
包太虚、容天地 。
诸万物、有征象,
天成象、地成形 。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和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吉凶 。
粗守形、上守神,
平等心、宽天地 。
曲礼曰、毋不敬,
曰礼者、敬而已 。
顺乎天、应乎人,
曰仁者,爱人也 。
凡是人、皆须爱,
天同覆、地同载 。
言有物、行有恒,
家道正、天下定 。
成身者、天下成,[7]
治身者、天下治,
夫妻者、是一体,
父与母、为我天,
诸子女、为我地,
兄弟者、如手足,
孝道亏、头有病,
悌道亏、四肢疾,
儿女逆、腰间痹 。
善不积、不成名,
恶不积、不灭身 。
恶莫作、善奉行,
祸福者、人自召,
善恶报、如影随 。
善则迁、过则改,
省乎己,行无过,
改过的、生智慧,
护短的、心非贤 。
玉不琢、不为器,
人不学、不知道 。
曰感恩、孝父母,
曰有义、多施助,
养心者、至诚也,
至诚者、惟仁也,
德润身、仁者寿,
福骈臻、祥云集 。
健康长寿《三字经》养生、养心、养性,收藏一下吧!

文章插图
养性曰养性、常清净,
无所为、无不为 。[8]
养性者、性自善,
健康长寿《三字经》养生、养心、养性,收藏一下吧!

文章插图
内外疾,皆不生 。[9]
致虚极、守静笃,
得道者、常清净 。
道无形、育天地,
道无情、行日月,
道无名、养万物 。
遣其欲、心自静,
澄其心、神自清 。
欲不生、是真静,
心不乱、是真定 。
人心动、道心灭,
常清净、天地归 。
执著者、不明道,
贪求者、是烦恼 。
上士者,无所争,
下士者、好争也 。
亦无得、无所得,[10]
以不居、故不去 。[11]
曰反者、道之动,
柔弱者,道之用,
满招损,谦受益,
亢则害、承乃制 。
忍辱者、恶无喧,
言语忍、忿自泯 。
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的、是忠言 。
恭敬我、是害我,
羞辱我、成就我 。
认不是、清凉散,
找好处、暖心丸 。
莫去求、他人过,
不懈怠、常精进 。
智慧香、自修行,
自内薰、莫外觅 。
化众生、为得道,
和其光、同其尘 。
守道者、在于一,
敦实道、行笃信 。
化习性、成自性,
自性觉、无量光 。
路漫漫、其修远,
一切法、成于忍 。
健康长寿《三字经》养生、养心、养性,收藏一下吧!

文章插图
[1].身心性:身是指身体、心是指心理、性是指自然本性 。养生就是指调养身心性以达到身心自然和谐的状态 。
[2].“一”就是道在于一,“三”就是身、心、性三个方面 。身心性合而为一,分而为三,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好比是通向同一房间的三个门,并无高下之分,任取一门而入,一门深入,皆能成就 。
[3].“足”,指的是本自具足,正如《三字经》所言“人之初,性本善,”善是善恶的善,更是本自完善的善 。是指“抵御疾病、获得健康”乃一切生命的内在的自然机制 。相当于“自组织力”,医生治病无非就是激发此机制 。
[4].“老实”就是指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尊重规律 。通过学习了解了事实真相,去伪存真,修正自己,调整身心,就可转变身心环境 。
[5].《三国志·魏志》原文:“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 。”
[6].医药并非万能 。致病因素无穷尽,治病方法也无量多,而医药治疗只是适应其中部分疾病 。
[7].《吕氏春秋》原文:“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成其身则天下成,治其身则天下治,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 。”是指成就别人,先要成就自身 。自身成则天下成,反之,自身未能成就而成就他人者,无有是处 。
[8].《老子》原文:“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 。”“无所为”是指行为完全遵循客观事实,没有掺入个人的私心杂念;“无不为”是指于任何环境当中都能心安理得,随心所欲 。夫无所为,所以无不为;无不为,所以无所为,此乃道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
[9].《千金要方·养性论》原文:“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 。”
[10].《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原文:“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 。”就是指自性本自具足、不增不减,此乃《心经》的核心句 。
[11].《老子》原文:“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是指无占有心,故无得失也 。
【健康长寿《三字经》养生、养心、养性,收藏一下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