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为什么不拿大的梨


【孔融为什么不拿大的梨】孔融不拿大梨 , 是因为他懂得谦让的礼仪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告诉人们 , 凡事应该懂得遵守公序良俗 。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 。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 。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 , 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 , 字文举 。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 。东汉末年文学家 , “建安七子”之一 , 家学渊源 , 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 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县令、泰山都尉孔宙之子 。少有异才 , 勤奋好学 , 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 。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 , 时称孔北海 。在任六年 , 修城邑 , 立学校 , 举贤才 , 表儒术 , 经刘备表荐兼领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196年) , 袁谭攻北海 , 孔融与其激战数月 , 最终败逃山东 。不久 , 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 , 迁少府 , 又任太中大夫 。性好宾客 , 喜抨议时政 , 言辞激烈 , 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