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 养生食谱

牛奶又名牛乳,味甘性平,入心,肺经,能养血补虚,益肺生津润肠 。治疗各种虚损之证,牛奶中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磷、镁、钾、钠等元素及多种维生素 。粳米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除烦止渴 。鸡蛋黄滋阴润燥,养血益肾,含大量卵磷脂 。香梨味甘性凉,入肺、胃经,能生津润燥、清热止咳、除烦解毒 。
经、孕、产、乳是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女性生理“以血为主,以血为用”。女性通过养血,可以达到调经、美容的目的 。那么,月经不调,气色不好,吃什么好?
吃什么好?如何通过饮食达到养血调经、美容呢?人体由于先天禀赋差异和后天条件的影响,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体质,从阴阳两个方面分有:偏于阴虚型或偏于阳虚型 。根据月经情况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类:月经稀发或月经量多 。
一、月经稀发:如闭经、月经量少、月经后错等 。
属阴虚体质者:
月经闭止6个月以上;或月经量明显减少或经期不足2天;或经期后错超过七天以上 。颧红唇干,五心烦热,盗汗干咳,舌红,少苔,脉细数 。
奶黄香粥
主料:牛奶250毫升、鸡蛋黄1个、香梨2个、粳米100克
配料:冰糖适量 。
制作方法:
(1)梨去皮、核,切成丁,加适量的冰糖蒸15分钟 。
(2)鸡蛋煮熟,取黄,打碎 。
(3)牛奶放入洗净的粳米熬成粥状 。
(4)将梨丁和蛋黄放入煮好的粥中即可 。
功效:清热润燥、养血调经 。
食谱分析:牛奶又名牛乳,味甘性平,入心,肺经,能养血补虚,益肺生津润肠 。治疗各种虚损之证,牛奶中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磷、镁、钾、钠等元素及多种维生素 。粳米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除烦止渴 。鸡蛋黄滋阴润燥,养血益肾,含大量卵磷脂 。香梨味甘性凉,入肺、胃经,能生津润燥、清热止咳、除烦解毒 。
属阳虚体质者:
月经闭止6个月以上;或月经量明显减少或经期不足2天;或经期后错超过七天以上 。面色萎黄,神疲肢倦,头晕眼花,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舌淡,脉细缓或细弱 。
黑糯米粥
主料:大枣30克、桂圆10粒、黑糯米100克
配料:红糖适量 。
制作方法:
(1)大枣洗净待用 。
(2)桂圆去皮洗净待用 。
(3)黑糯米洗净,加入大枣、桂圆适量水煮成的粥状,依口味加入适量红糖即可 。
功效:温肾健脾、补血调经 。
食谱分析:大枣味甘性温,入脾、胃经,温以补脾经不足,甘以缓阴血,和阴阳,调营卫,生津液 。大枣中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多种维生素及钙、铁、磷等微量元素 。桂圆肉味甘平质润,能养血安神,补心益脾 。黑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能补中益气 。
此粥味道香甜,可供早晚食用,是滋补强身美容的佳品 。
二、月经量多:崩漏(功血)、月经量多、月经提前、经间期出血等 。
属阴虚体质者:
经血非时而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或月经量多;或经期提前;或经间期出血 。
经血鲜红,面色潮红,烦热少寐,口干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
莲藕木耳老鸭煲
主料:鲜莲藕500克、黑木耳60克、老鸭1只
配料:精盐、鸡精、生姜黄酒适量 。
制作方法:
(1) 莲藕洗净,切块待用 。
(2)黑木耳温水泡发,择洗干净,待用 。
(3)老鸭洗净加生姜、黄酒熬汤至八成熟后,放入莲藕、黑木耳煮熟后,放入适量精盐、鸡精适量即可 。
功效: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
食谱分析:莲藕为干涩性凉,入心、肝、胃经,能化瘀止血 。黑木耳凉血止血,利肠通便 。老鸭味甘性寒,滋阴养胃,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磷、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物质 。
常喝此煲对于月经量多且阴虚内热体质者,效果尤佳 。可以滋阴清热,调整月经周期,减少出血 。
属阳虚体质者:
经血非时而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或月经量多;或经期提前;或经间期出血 。经血色淡质稀,面色晃白或晦暗,神疲浮肿,腰膝酸软,肢冷畏寒,便溏,夜尿多,舌淡,脉细弱 。
山药栗子猪肚煲
主料:鲜山药500克、栗子50克、猪肚1个
配料:生姜、料酒、精盐适量 。
制作方法:
(1)鲜山药去皮,洗净,切块待用 。
(2)栗子去皮洗净待用 。
(3)猪肚用面粉或精盐、促反复搓洗数遍后,用水洗净切块,加姜、酒、清水适量,煲至八成熟后,加山药、栗子煲熟加适量精盐即可 。
功效:健脾和胃、益肾调经 。
食谱分析:山药入肺、脾、肾三经,补肺健脾益肾,性平而不寒不燥 。栗子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能养尉健脾补肾止血 。猪肚味甘性温,入脾、胃经,为血肉有情之品,健脾胃,补虚损,是虚劳羸弱者营养的佳品 。
此煲鲜香可口,可供中、晚餐食用,脾胃虚弱者食之甚佳 。
饮食禁忌:阴虚者,忌食辛辣燥热之品;阳虚者,忌食寒凉冷积之品;经少者,忌酸涩苦寒之品;经多者,忌温热辛辣之品 。

1.基本治疗
(1)经早
治法 清热调经 。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
土穴 关元 三阴交 血海
配穴 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
操作 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 。
方义 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 。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 。血海清泻血分之热 。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
(2)经迟
治法 温经散寒,和血调经 。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
主穴 气海 三阴交 归来
配穴 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 。
操作 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 。归来用泻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 。
方义 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 。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
(3)经乱
治法 疏肝益肾,调理冲任 。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
主穴 关元 三阴交 肝俞
配穴 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
操作 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
方义 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 。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皮质下、内生殖器、内分泌、肾、肝、脾 。每次选2-4穴,毫针刺用中等刺激,或用耳穴贴压法 。
(2)皮肤针法 选背腰骶部夹脊穴或背俞穴,下腹部任脉、肾经、脾胃经,下肢足三阴经 。用梅花针叩刺,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1次 。
(3)穴位注射法 选关元、三阴交、气海、血海、肝俞、脾俞、肾俞 。每次选2—3穴,用5%当归注射液或10%丹参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0.5毫升,隔日1次 。
【按语】
1.针灸对月经不调有很好的疗效,如系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不调,应及早作适当处理 。
2.一般多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至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治疗,连续治疗3—5个月,直到病愈 。若经行时间不能掌握,可于月经净止之日起针灸,隔日1次,直到月经不潮时为止,连续治疗3-5个月 。
3.注意经期卫生,少进生冷及刺激性饮食;调摄情志,避免精神刺激;适当减轻体力劳动强度 。【调经 养生食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