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古诗赏析 枫桥夜泊古诗的赏析

《枫桥夜泊》古诗赏析:“月落乌啼霜满天 ,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夜半钟声到客船 。”秋天的夜晚 , 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 。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 , 吸引了这位怀着旅悉的客子 , 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 , 写下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

枫桥夜泊古诗赏析 枫桥夜泊古诗的赏析

文章插图
题为“夜泊”实际只写了“夜半”时分的景象和感受 。诗的首句 , 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 , 树上的栖鸟由于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 , 被惊得发出几声啼鸣 。月落霜凝的幽静环境中 , 人对夜凉更加敏锐 。诗中的“霜满天”并不全是自然景观的描绘 , 它融入了诗人的感受:夜里侵肌入骨的寒意 , 使诗我感到茫茫夜气时弥漫着满天霜华 。在此句中“月落”写所见 , “乌啼”写所闻 , “霜满天”是所感 , 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受过程 , 同时又将一切和谐地融进了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 。由此可见诗人运思的细密 。
枫桥夜泊古诗赏析 枫桥夜泊古诗的赏析

文章插图
“江枫渔火对愁眠”描绘了枫桥夜泊的特征和游子的感受 。“江枫”一词所沉积的感情给人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 。点点渔火在昏暗迷蒙雾气茫茫的江面上特别引人注目 。“江枫”“渔火”一静一动 , 一明一暗 , 一近一远 , 可见诗人在景物的搭配组合上颇为用心 。“对愁眠”里有孤寂的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在心里的缕缕轻愁;也隐含着诗人对旅途幽美景物的新奇感受 。其中的“对”字有“伴”的意蕴却不象“伴”字那么外露 。但我们似乎能从中感觉到舟中的旅人与舟外的景物之间一种无言的交融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较大 , 短短十四个字就写了六种景象 , 而后两句就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钟声 。由此可见 , 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是诗人在夜泊枫桥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受 。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孑客虽然已尽显了枫桥夜泊和特征 。
枫桥夜泊古诗赏析 枫桥夜泊古诗的赏析

文章插图
但还不足于尽传它的神韵 。“夜半钟声”不仅衬托出了夜的静谧 , 且揭示了夜的清寥 。此刻诗人卧听疏幽的钟声时那种难以言表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
【枫桥夜泊古诗赏析 枫桥夜泊古诗的赏析】枫桥的诗意美 , 是因为有了枫桥西一里处的寒山寺这所古刹 , 它使这里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 。诗人之所以用一句诗来点明钟声的出处 , 看来是因为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使“枫桥夜泊和神韵得到了最完美的表现 , 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枫桥秋夜景物画的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