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老人的心理是怎样的

【丧偶老人的心理是怎样的】

丧偶老人的心理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导语:丧偶老人的心理是怎样的?都说夫妻是老来伴,老年人生活互相陪伴,共度余生 。但有些老年人却中老年丧偶,剩下的路只剩下自己走下去,那么丧偶老人的心理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由小编为您介绍丧偶老人的心理 。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一次调查,中国60——64岁的城市低龄老人丧偶率为16%,农村为20% 。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丧偶率,城市为63%,农村为76% 。老年夫妻几十年相濡以沫,悄悄积淀下一种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平时湮没在琐碎的生活中,只是在丧偶的一瞬间才会爆发出来,给人以致命打击 。
不少丧偶者能够以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克服因丧偶产生的心理危机,他们专心投入自己的事业,或是照顾好自己的家庭,依然可以生活得充实和愉快 。但部分丧偶者得不到相应的心理调适,深陷丧偶之痛不能自拔,长期沉湎于对配偶的哀思中,容易忧郁成疾,于身心健康十分不利,严重的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恶劣情绪折磨后,可能走向自残、自虐,甚至自杀的道路 。这是必须高度警惕的 。所以,如何走出精神重创,安享健康晚年,对丧偶老人来说非常重要 。
丧偶老人的心理
1、自责心理
配偶因病突然离世,生者会有非理性的强烈自责心理,认为对方的离世和自己没有及时救治有关,以至于持久焦虑不安 。虽然去世的是一直需要照顾且常常拌嘴的老伴,但老伴突然的离世使王大爷感到失去了依靠,心理创伤更大,进而出现吃不下、睡不好、心神不宁、坐立不安、恐惧、退缩、紧张、失眠等,这正是丧偶综合征的主要表现 。
2、怀念心理
居丧的老年人在强烈的悲哀之情稍稍平息后,又会产生对死者的深深怀念 。这时,在他们的头脑中会反复出现老伴的身影,时而感到失去他(她)之后,自己是多么的孤独 。这种状态可能持续几个星期甚至几年 。
3、麻木心理
很多老年人在得知老伴亡故的消息后,都会表现得麻木不仁,呆若木鸡 。这种麻木不仁并不意味情感淡漠,而是情感休克的表现 。麻木不仁可以看做是对噩耗的排斥,也是对自己无力驾驭的强烈情感的制服 。这个阶段可能持续几个小时至一星期 。
丧偶老人如何走出低潮?
1、改变环境、转移注意力如到子女家中住段时间,或住所不再放置配偶生前使用的家具物品,以免见物思情 。
2、失去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配偶的确是一件令人悲痛欲绝的事情,但这又是无法挽回的事实 。要坦然面对,不妨理智地提醒自己:每个人都要走向死亡,这是谁也逃脱不了的自然法则 。
3、将心中的苦楚向亲朋倾吐丧偶老人应把内心的痛苦、焦虑和想法,一股脑儿地向子女、亲戚和朋友倾吐,以寻找情感上的支持和慰藉 。一旦将心中的痛楚诉出,心里就会好过些,还能从亲朋好友的安抚中感受到温馨与鼓舞 。
4、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以新的社会活动方式取代以往的家庭生活方式 。如有工作在身的,则全身心投入工作,获得的成就感会有助于替代悲伤感 。
了解了丧偶老人的心理,小编提醒你,老年人丧偶本身就是一件伤心的事,子女们要多关注丧偶老人的身心健康,避免由于丧偶让老年人走入心理死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