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节的来历是什么

中和节 ,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 日期是农历二月初二 , 不过当时的日期是在农历二月初一 , 随着历史的演化 , 改为二月初二 。那么中和节的来历是什么呢?

中和节的来历是什么

文章插图
1、农历二月一日为中和节 , 兴于长安 , 始于贞元之初 , 首倡者是唐德宗李适 。在平息了朱泚、李希烈叛乱之后 , 唐德宗改元“贞元” 。他认为 , 三月有“上巳节” , 九月有“重阳节” , 而二月正是天气由寒转暖、万物复苏、农事开始之际 , 却没有一个节日 , 实在说不过去 , 于是就征求宰相李泌的意见 。
2、李泌为京兆(今西安)人 , 历仕肃宗、代宗、德宗三朝 , 威望很高 , 他觉得德宗所说颇有道理 , 为此他建议:废除以往正月晦日(正月最后一天)为节的旧例 , 改贞元五年(790)二月一日为“中和节”;这一天 , 皇帝要赐宴群臣 , 并赐给他们刀、尺 , 表示裁度:百官要献农书 , 表示务本;民间要用青色的袋子装着谷物及瓜果种粒 , 互相赠送亲友;村社居民要酿制宜春酒来祭祀勾芒神(五行神中的木神) , 以祈祷丰收等等 。
【中和节的来历是什么】3、德宗听了十分高兴 , 完全采纳了李泌的意见 , 立即颁布了一道诏令 , 以贞元五年二月一日为中和节 。同时规定 , 每年此日给官员们放假一天 。唐代宴会总少不了赋诗乐舞 , 中和节宴亦复如此 。德宗李适喜欢作诗 , 在中和节曲江宴会上 , 皇帝赐御制诗 , 百官奉和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
关于中和节的来历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

    推荐阅读